股神投资理财

上市公司是怎么理财的?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47人  a171c67ed45a

理财,已经进入到了全民化状态,小到普通老百姓,大到上市公司,都越来越看重理财。我创办这个自媒体的目的也是来宣扬理财理念和传播理财方法的。以前总是说理财是有钱人玩的,没钱便无财可理。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人们不管收入高低,存款多少,都开始学习理财知识,从理财小白一路打怪升级变身理财达人。

上市公司,更是因资产荒的现象持续上演,而转向了购买理财产品,从而获得额外收益。但是上市公司买理财确实又让许多股民朋友的担忧。

一、上市公司巨额买理财产品

先来看看上市公司从2012年——2016年购买理财产品的大体情况,数据是可以说话的,这个数额是逐年快速上涨的。

宏观经济L型走势,实体经济缓慢复苏。2016年以来,资产荒持续,上市公司投资意愿大幅收缩,不少上市公司将精力转向了理财。根据东方财富数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共有890家上市购买了理财产品,几乎占据了A股上市公司的1/3, 涉及资金1.07万亿。更有8家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规模超过百亿,购买理财产品超过百次的公司多达9家。

2017年年初,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势头更猛:根据Wind数据统计得知,今年以来截止2月19日,共有345家上市公司投入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涉及的总金额约为901亿元。以上图是2016年买入理财产品金额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

二、投资者的钱变成上市公司套利工具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愈演愈烈,可以说明一点:上市公司手里有闲置的资金。那么,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资金叫做闲置资金,闲置资金分为两类: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基本上都是闲置募集资金。简单来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钱都从股民手里募集来的,可能是你的钱,也可能是我的钱。总之,都是投资者的钱。

拿着股民的钱去买理财,这事就有问题了。股民之所以把钱交给上市公司,是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有信心,上市公司却不把钱投向主营业务,其实使股民失去了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意义。

前脚向股民融资,后脚就购买理财产品。上市公司算盘打得精,用股民的低成本融来的钱理财套利,融资沦为典型的圈钱行为,那么拿我们老百姓当什么,难道我们自己不会理财吗?

三、主营业务收益持续走低

上市公司沉迷理财的原因很简单: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益持续走低。

比如,去年9月,上市公司中国动力用高达80亿元的限制募集资金拿去买理财,而中国动力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1.68%、利润同比下降4.94%、净利润同比下降0.83%。有钱去买理财收入反而比干主营业务收益高,那谁还去干主业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值得质疑的是,上市公司手中这么多钱,主营业务这么差,为什么不想办法提高主营业务的赚钱能力,却去购买理财呢?

一是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上市公司本身没计划再去发展什么主营业务,他们的想法哪种途径来钱快,中国股市里面这样的公司是在太多。

二是因为上市公司赚钱太容易,就像中国动力巨额买理财,3个月赚了5500万元,用钱赚钱多轻松啊,如果主营业务发展不好,亏损也是有可能的。

股民朋友们,把钱交给上市公司买理财,还不如自己理财呢!

四、证监会限制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

上市公司大举购买理财,往小了说,是对广大股民的不负责任。公司上市的目的,是募集资金更好推动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让投资人共享公司发展红利,如今却利用股民的钱去套利。

往大了说,更是助推资金变相脱实入虚。2017年,中央工作会议倡导经济脱虚向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金融的基础是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就是空中楼阁。上市公司都把钱投入理财,实体经济没人愿意发展,没有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不仅理财泡沫会破灭,更会危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

最近,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将募取资金投向理财等财务投资。对于广大股民和实体经济发展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如今监管政策收紧,这些公司无法再通过理财套利,加上本身主营业务表现不佳,投资风险显然将增加不少,频繁买理财的上市公司,股民朋友们要注意了。

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发展出现瓶颈很正常,毕竟任何行业都是有周期的。特别是上市公司,上市是有收益的要求的,所以对于这些收益瓶颈应该是习以为常,习惯应对,更会在不断的解决这些瓶颈中,学会了运用资本实行并购、收购整合。不断的让公司成长和发展。但现在我们在A股看到的,都是如大妈一样的思想和投资水平,拿着钱去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这样的理财行为是否正常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