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见的,从来不是同一片蓝天——《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这书名很文艺,作者更文艺——奶茶刘若英。如果不是因为对刘若英的好感支撑,我大概都不会打开这本书。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意外地发现,我居然很喜欢这本书。我这个娱乐盲对书里对话的人物几乎都不认识、却真实喜欢里面的很多观点、对话、对自处和共处的理解和方式方法——虽然我几乎不喝奶茶,但读完确实又喝完一杯香醇奶茶的感觉——低糖不加冰哦。
阿德勒曾说,人世间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这本书里,奶茶通过与友人的交流,探索如何自处、如何与他人共处。最终她发现,最好的相处模式,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已经发现了,就是文章的标题,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是一种自处,也是共处。我和你的身体在一起,但我们的思想独立。就好像两个人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面,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却知道对方就在自己抬眼能看见的地方,彼此牵引。可以偶尔无意识地交流几句,也可以什么都不说。
这大概是两个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了吧,不单是恋人,而是跟任何能够进行思想共鸣的人,甚至都不一定是两个人。
这是奶茶最理想化的状态,却未必是最适合所有人的状态。但每个人终我们一生,大约都是在探索,探索如何和自己相处,探索如何和别人共处。奶茶有个理念我的确非常认同,人一定是要先学会和自己相处,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和别人共处的——先学会自爱,才会爱别人。
昨晚和朋友聊天,说起他上周末经历的一件小事,让我和书中的一个故事联系到了一起。
书中奶茶一位做综艺的友人的女朋友带他去看一场戏剧,结束之后女友大谈戏剧的内容,友人关注的却是整部戏剧的组织、后台、演练、流程等全环节——偏偏就是内容没怎么特别关注。友人戏称是大家的关注点不同,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我朋友说起的是他去参加一个市集活动、感受鲜活人生、感叹年轻人美好的故事。而我听到这个故事,第一反应是,如果是我,我是否还会这样全身心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这样的一场简单有趣的市集活动中?有点难过地发现,我不会。
我会去判断这场活动组织的意义、规模、投入,会思考如何规划、如何布局、如何招商、如何宣传,如何引流,会根据会场的情况估算活动的成功与否、客户的满意度、如何复盘后续如何改善。我可能会思考很多感受很多,但我非常确定一点,我不会全身心地只作为一个小摊主去全情投入感受这场活动,不会只把它作为我人生的一场体验。
悲哀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我也曾经有过,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就作为一个小摊主去认真准备、精心布局、热情吆喝的阶段,但那已经是不可回的过去。成长的代价大约就是这样,更全局的思考取代了全身心的热情。我依然会羡慕这些年轻人,但如果一定要选择,我一定是不会愿意再回到这个状态的。
这才是成长的真相,这也才是与人共处时的差异所在,我们看的是同一场戏剧,但你关注的内容人物剧情,我看到的是背后的组织布展设计。没有谁好谁不好,看起来一样的世界,也是由我们经历的知识、视野决定了的,我们看见的,其实并不相同,且几乎不可能相同。
我开始喜欢这样的书籍了,每一个人的经历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而能够从中读取,就算不能自己亲身走过一遍、也可以给我们启示和感悟。与人共处、与他人交流,我应该试着走出去多接触一些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