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文化经典国学经典

【一张图背论语】Day 008 | 学而第一 | 1.8 不重不

2020-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Heger_四维脑图

今天是挑战 “一张图背论语” 的第 8 天。

本章句已经背诵完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君子,如果言行轻浮、随便、不庄重的话,就没有威严或威信;学习了,就可以不固陋、不闭塞。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果庄重严肃、不轻佻,就会让人感受到威信和威严;相反,如果举止轻佻、言行随便,就很难树立威信。

“学则不固” 中的 “固” ,有两层理解:

一作 “牢固、坚固”解,与 “君子不重” 相连,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庄重威严,那么所学内容也就不牢固。

二作 “固陋、鄙陋”解,指人见闻少,学识浅薄,懂得不多。

我更倾向于后者解释。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要以忠和信两种品德为主,不要结交与自己不类似的人。

这里的 “无友不如己者” 是孔子的择友观。因为言简,所以后世对此理解也多有分歧。

理解一: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

毋,作 “不要” 解。友,作动词 “结交、与…交往” 解。

其中,“如”,作 “及、比得上” 解。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不要结交不如自己哪一方面的人呢?

如果是不结交不如自己的地位、权利和财富的人,这种择友观太过功利化,肯定不是孔子的初衷。

如果是不结交不如自己的品德、德行或价值观的人,这还能解释的过去。意思是说,追求所交之人,能在不同方面都比自己强,这样才能向他们学习。

在这种理解中,存在 “谁都交不到朋友” 的逻辑错误。

想一想,那些不远万里慕名拜求孔子为师的人,大部分是比不上孔子的,但孔子还是收下他们,这是孔子的 “有教无类” 思想。

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人身上,必定有我学习的地方。

因此,有了第二种理解。

理解二:不要结交与自己不类似的人。

这里的 “如” 作 “如同、类似” 解。

意思是说,不结交与自己 “不同路” 的人。

古语讲:道不同,不相为谋。

季羡林在《耄耋新作》中说:“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如’字有二解:一是‘如同’;二是‘赶得上’。我取前者。”

我赞同季老的观点。

过,则勿惮改。

有了过错或过失,不要害怕改正。

很多人害怕犯错,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不断纠错,快速迭代,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恐惧失败,只能止步不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