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琅谷的经典传说"知足臼好"
石臼遗迹 图解传说
石臼位置
知足臼好 知足就好
小时候,听外公辈的老人说起过,牛栏坞野山背山上有两个传奇的石臼,它有一段神奇的经典传说,故事的背后总有些做人的寓意想你能听懂它,今天这个故事让我来传颂你听……
传说经典:
相传,早于北宋年间,此山中建有小道观,观中住一修行老道士,观边有一天然石臼,可供樁米之用。说来也奇,这石臼有五通之术,就是不管观中有多少人吃饭,樁米的时候,臼中的米总会源源不断涌出,刚好供用,取之不竭,此秘密只有老道心知。后此道观香火逐渐旺盛,规模也随之扩大,来此修行的道士和香客更多了。老道士担心一个石臼樁的米不够吃,就在老石臼的下面又精心开凿了一个新石臼。起初还灵光,樁米的时候,从上面老石臼涌出的米还能溢满到下面新石臼里,足够供用。日久之后,有时不灵验了,少米的情况多了起来,老道士心中有些纳闷。有一天夜里,老道士打坐时,忽见一硕大的老鼠精给他作揖道别,说上天本安排他与老道为友共修,现发现老道贪心益重,欲望无穷,已无法用五通术继续供养道观了,决定到永康方岩自行修炼。老道恍惚之际,忽闻观外一声天崩地裂,赶紧掌灯跑到石臼边察看,但见老石臼上口已裂一大缝。到第二天椿米的时候,发现那石臼里的米就不再源源不断的涌来。老道士心知自已一时贪念失守,天机已破,悔时晚已于心无补。道观失去宝臼供给后,香火日渐凋零,也就逐渐衰败破落,从此销声匿迹。
后此老鼠精到永康方岩后犯事,无恶不作,被一代清官胡则(民间拜称胡公大帝)降服,又被观音菩萨点化,改邪归正,化成百只大蝙蝠,住在方岩方洞之上,助力胡公,广施百福,造福一方百姓,颂为佳话!
石臼崩裂作古去 犹忧今人犯贪愁古文观止:
北宋之早,山有道观,观中有石臼,樁米即溢,足供道观悉数之食,道主窃喜。后香火益盛,观中道士日多,道主念起,乃另下凿石臼一鼎,初,上樁下满,日久,后不应灵,道主纳闷,一夜打坐,见一鼠精作揖道别,曰吾本与道主结盟同友共修,因见道主贪心日重,并痛为五通窃米之累,今欲毁臼,无心供养,遂辞往永康方岩自修。道主恍惚之际,忽闻观外天崩地裂,急掌灯察臼,臼已崩裂。翌日樁米,臼已失灵,道主自知犯贪,悔时已晚,此后香火凋零,观渐败落,销声匿迹。
后鼠精方岩犯事,无恶不作,欺凌乡里,为官胡则作法降服,又为观世音点化,幻化百蝠住于方洞,助力胡公,布施百福,福泽百姓,传为佳话。
正所谓:
鼠精幻化五通臼 贪念失守臼不留
石臼崩裂作古去 犹忧今人犯贪愁
道士与鼠精胡公大帝简介
胡则,初名厕,谥正惠,字子正,浙江永康人,被百姓称为胡公大帝,宋太宗端拱二年登进士。及第时宋太宗御笔削去厂,赐名为则。在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中,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史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在他任官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有政绩,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百姓感恩,遂于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他。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百姓之请求,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从此,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成了“有求必应”的活菩萨,并于每年家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那天,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祭拜胡公大帝。
牛琅谷的经典传说"知足臼好" 毛泽东为胡公题词称颂“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