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生态规划江苏省上海市

大湾区金融融合尚需进一步战略规划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4人  73170368754d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融合基础本身不错。从“引进来”这一角度而言,研究显示超过10家港澳银行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设立约30家分支机构,占广东省外资银行网点总数的56%;在“走出去”方面,中资银行数量已占香港银行业的三分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节,强调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关键发展方向。其中“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意义极大,将会打开市场发展的天花板。例如,有不少正在申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金融机构,他们一直希望最终能够在香港以外的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拓展业务,此次《规划》将是良好契机。

大湾区金融融合尚需进一步战略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规划》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价值不仅在于发展一个跨大城市合作的综合业务,而且还将为金融机构本身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开拓可能性。例如,全球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中国区域运营和技术共享服务中心等等。

显而易见,这一变化将引发出政府及监管机构如何协调不同的制度这一问题。我们认为,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应当探索在大湾区内有效开展业务的其他商业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有着“一二三四”(即一个国家、两个体系、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多个监管机构/体系、在岸离岸资金分割的特征。我们认为产业机遇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于此,当市场制度明朗化后,真正的竞争优势将在于针对大湾区内商业特征的布局,而发展综合业务真正的挑战则在于该区域本身所固有的、不同纬度的差异性。我们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进一步解读。

客户理解和主张

以香港的虚拟银行申请人为例,这些申请人希望通过《规划》最终可以覆盖整个大湾地区的所有客户,但这些客户在地域上的区别需要列入战略规划的考量。

首先,来自9个内地城市的客户的核心需求很可能是获得离岸/综合银行、保险、财富和资产管理服务,这些他们目前尚未完全获得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成熟的香港银行客户的核心需求在于改善用户体验,减少从已有的金融产品中选择和优化带来的麻烦。

其次,文化差异和语言偏好也可能意味着虚拟银行需要以不同方式与客户互动,以便发展数字化同时也维系密切的客户关系。以支付为例,虽然二维码已经成为中国(包括广东省)的默认支付方式,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香港用户仍然倾向于使用Apple Pay / Samsung Pay等其他创新方式以及完善的信用卡网络。

组织和管理

如果融合是关键,那么要解决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将该区域作为“一个业务”运行,并保障业务的不同部分进行互通互联。

要克服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组织层面的。如今,金融机构在广东省和香港,澳门的分支机构都是分开运营的。以一家典型的中资银行为例,其在广东省的分行是向广东省的当地子公司汇报,然后向总部汇报。而香港和/或澳门的将由国际部门的独立团队管理。这意味着这些企业不一定作为一个单位运营。考虑到一个良好的“大湾区”战略所需要的巨大潜力和协作,金融机构应考虑如何突破这一点。此外,这将要求未来的管理团队扩大在中国本土市场以及香港和/或澳门市场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包括不同的商业惯例、文化背景和市场前景。

大湾区金融融合尚需进一步战略规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