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圣地
前两天在微信圈看到一位牧者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修道院拍的风景,甚至令人羡慕不已,可谓世外桃源,灵修圣地,令人神往。不过这样的地方一世纪又有多少基督徒去过?
每个人有各自喜爱的灵修场所,有的人喜欢在卧室,有的人喜欢在书房,有的人喜欢在客厅……像我这样的人比较另类,喜欢在有绿叶摆动、有小草点缀、有动物爬行(昆虫)、有蓝天白云、有浩瀚星空、还有微风吹动,有书桌和椅子的地方,当然还要无人打扰。
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却有用各种器皿盛装雨水的盆罐;这里没有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却有雾里看花的朦胧;虽然没有森林的高大树木,却有原生态的绿色植物;虽没有鸟语花香百鸟争鸣的生态环境,却寄居多种爬行昆虫。
外在的环境不是最重要的,里面的光景才是决定性的。心若顽梗,住在伊甸园也会犯罪;心若敬虔,沙漠中也能与主同行。没有恩典,喝着星巴克咖啡也读不出亮光;心若饥渴慕义,喝着白开水都能喝出如鹿渴慕溪水的味道。
只要有话语、有恩典,哪里都是灵修圣地。圣地不是因为曾经那里有神的同在,那只是圣地遗址,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现在与神相遇的灵修圣地,而不是到以色列寻求主。倘若我们在自己的卧室都不能清心祷告,爬到西乃山也无法发出有信心的祈祷。一个在自己家中不能稳定灵修的基督徒,搬到耶路撒冷也一样会世俗化。曾经上帝在哪里向人说话很有意义,现在上帝在哪里向我们说话更重要。神的国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神的国在我们心里。我们灵修,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靠着圣灵按着真理灵修的,才是真正灵修的人。
祈求圣灵透过圣道不断更新我的灵修观,不是看重环境,也不是看重场合,乃看重里面的光景。灵修不应是冠以属灵之名却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乃是单单寻求神和祂的话语并不断靠着恩典悔改归正的生活方式;灵修不是在死人中寻找活人,乃是在复活中寻找真神;每一天的灵修都是一趟从地上到天上的朝圣,是污秽进到活水泉的洗礼,是短暂与永恒的相遇。
如果灵修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灵修就是天路客与主约会的雅歌;如果灵修是一天中最期待的事件,就是天路客与主相见的上行之诗。灵修若是每一天的敬虔属灵操练,就如同每日早朝到宫中朝见龙面,向王汇报昨日任务领受今日使命。没有灵修的基督徒如同没有参加早朝的大臣,即是大而不敬不忠,怎能说工作就是呼召?服侍就是使命?
每一位基督徒都应该有应该属于自己的灵修圣地,每一天都应该有一次朝圣之旅,面见一次主面,领受一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