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
妥协其实是平衡之术,蛮有用的。董宇辉在跨年晚会上说“回到故乡西安,我很放松。但承办晚会我又很紧张,人生其实就是又松又紧中度过”。古人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所以人应该刚柔并济,不能一根筋硬刚到底,也不要一直软弱像豆腐一样提不起串子。
人首先要和自己妥协。想起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的女主人公,就为了证明前夫说自己是潘金莲是不对的,告了一辈子的状,告的前夫死了,儿子大了下跪求她不要再上访了,她的大半辈子都耗在了上访告状的事上。“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朋友结婚二十年来总是和丈夫置气,总认为自己没错,总是说伤感情的话,性子倔强而固执,把日子过得憋屈,拧巴不得劲,孩子也受了影响,没有妥协,不和解,自己难受,日子难过。其实两个人都是好人,她有稳定不错的工作收入,丈夫家是飞机场附近的拆迁户,但就是不退让,不愿妥协,又不会好好沟通的,纠结痛苦了大半辈子。我说你不想离婚就好好过,包容一下,把家里的氛围搞得和谐些。放过别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不要用负能量消耗自己。
人其次要和社会时代妥协。法治社会,人总想维权,总想着要公平正义。其实人生来就有许多差异,身份差别是父母先天赋予的,社会时代变迁又是个人无法左右的,怎么可能事事公平,处处正义呢?小时候干农活,一年辛苦,半个小时的冰雹就砸完了,而且它砸的不是所有地方,只是恰好我家地在的那里,和谁说理去?老天爷能说理嘛,除了接受,除了另搭戏台重开锣,没有其他的法,这是天灾。生了不好的病,出了偶然的意外,这也是无法控制的。接受现实,与社会妥协,正视人生的惨淡,直面现实的残酷,放下心结,重新开始。可现在人却不这么想,老人自己跌倒去世,儿女就将路人告上法庭,理由就是没有去扶才导致老人去世。租房租了二十多年,房东拆迁赔偿款要分房客一部分,因为这房子一直自己住着,社会现实让人哭笑不得。你讲理他说情,你说情他讲理,反正就是闹个不休,校闹,医闹。不妥协,不退让,日子就过得闹心,谁都不舒服。
妥协是一门艺术,六尺巷就是美谈。桐城大学士张英得知家人因宅基地纠纷与邻居发生争执。家人希望张英利用官威来解决问题。张英回信附上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主动让出三尺地。邻居知后也感到惭愧,同样让出三尺。结果,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就是今天的六尺巷。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搁置争议,妥协谦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