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高级儿童阅读指导师研修班,理论书研读打卡第⑩次
日修内容:《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三讲
🧐 课后思考:请列举典型的“顽童型”母题作品并加以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顽童型”母题作品的特征。
“母爱型”作品中寄托得最多的,正是无数民间的母亲们内心深处的“回味与叹息”和“憧憬与渴望”;对幼小的审美主体来说,这一深沉的内涵他们未必能感受得到。这是一种很可惜的审美上的隔膜。而现代“母爱型”作品受到“顽童型”母题的吸引和感染,在作品中充实了能够引发儿童“激情的宣泄”的审美因素,于是为这一古老的母题增添了新的活力。
文学审美尤其是审美结果的角度看,“玩童型”作品弥补了“爱的母题”的不足,使儿童不仅在审美中获得爱抚和导引,同时也能保持甚至激活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渴望母爱与家庭社会的温暖,与渴望冲破束缚张扬自由的天性,这正好对应了儿童文学中的“爱的母题”与“顽童的母题”,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
在“意外”中获得审美的狂喜,几乎可以说是所有最重要的“玩童型”作品的共同特征。
这种在意外中获得的美感,就其特性来说,趋向于“外放”,而非趋于“内敛”。
“顽童型”作品的审美侧重于审美情感的“高涨”,具体体现为“激情的宣泄”与“心灵的补偿”。
“顽童的母题”即不仅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想象,而且整个创作的目的或意义本身就是为着激发和满足儿童的想象天性的作品。
它通过如下几种独特的方式,促成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①《明希豪森奇游迹记》的吹牛,所运用的正是儿童的思维方式。基本的构成方式:无边界延伸法、自我夸大法和巧遇外援法。
②《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以纯游戏精神。周作人之所谓“无意思之意思”。
儿童们在这场游戏中尽情地放松自己;但同时,这些平时总也玩不够的,处处受到管束的孩子,不仅在纯游戏性的审美中“宣泄”了平时的压抑,而且从游戏的欢乐中得到了心灵的“补偿”。
③《彼得·潘》“意象”小说
成人在审美过程中,更侧重于这些意象的“意”,由此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儿童则专注于意象的“象”,他们用不到“意”的点拨和暗示,他们的心灵与作品中的奇妙想象是息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