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重生 序

2015-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珺

4月1日,心中依然有着一丝忧伤,十二年前哥哥(张国荣)离开了我们。独自一人在上海的酒店,点上一支烟,听着那些熟悉的歌曲,不禁感慨,转眼12年过去了,现在乐坛已再找不出能接近哥哥成就的歌手了。他虽已离去,却留下了这么多经典作品。我们也将慢慢老去,却能给这世界,给自己留下什么呢?

十五天前,是自己的淘宝店经营满十年的日子。

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写点什么,以回顾这十年的过往。也借此文作为自己微信订阅号的开篇,希望是个好的开始。

从开始的onlylady论坛起家,之后注册淘宝店至今,其实已不止十年时间,自己这段青春岁月,经历了起起浮浮,也算是有很多事情值得回顾,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分享。

其实现在这个年纪如果写成回忆录的话确实有点不像样,也确实不想写成“鸡汤”,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大家看的太多了,不如写点走麦城的事情,让大家看后觉得还有人比自己还惨,为什么不高兴的奔向未来呢!

青年才俊——得意与失意的辩证思考

大学毕业,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人生转折,有人选择了继续深造,有人选择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打拼,有人选择了背上行囊,奔向远方。我和老霍基本算是第三种,当然后来大亮(廖嘉亮)也紧随其后来到帝都,不过记忆中他还算是在我们的家乡天津安分了一两年。作为导师眼中的三个“特殊分子”廖同学算是比较乖的。那时好像还没有北漂这个词,也对于首都到底吸引了多少全国的优势资源了解不多,不过作为一个踌躇满志的IT青年,来北京是唯一要做的事,至于来了做什么,管它呢!反正我们来了。

在此,当然要特别提醒可能会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人(其实我也不老,况且估计也没几个人能看到,哈哈),有时候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以我自己为例,也许当时到天津建筑设计院当个设计师,再加入某党,估计现在也是年薪几十万,每天指挥小伙伴们干活的某所小领导了,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真有可能比现在还要高。只是人生的道路只能向前,那些假如回到过去的话,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国家鼓励青年创业,又没有告诉我们祖国的花朵为什么创业、什么时间点适合创业、怎么创业,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大家往往读到的是行业大佬、业界精英们创业成功的案例,哪知道马云经过了多少年、多少失败才成就霸业,乔布斯在执掌苹果这些年经过了多少沉浮。当年如果有人这么劝我们,估计我们也会极为不屑,可是十几年后,才深刻的感受到,长辈说的有些话,也许当时你听不进去,可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你总会觉得其中别有深意。

这里不讲当初来北京有多么艰苦,因为那点苦实在不值一提,有的是比我们还励志的。只记得混了2、3年也算有点出息,管理着二三十人的公司,一直做到总经理的位置,每日混迹于各类论坛,和许多比自己大近十岁的MBA大哥大姐探讨管理心得,买房、买车,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收获对于20多岁而且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毛头小子来说,还是足以让自己义无反顾的把自己划入“青年才俊”的范畴。多年以后,接触了很多比自己年轻有为的朋友,才觉得除了当时旺盛的精力、高昂的斗志外,真是比真正意义的青年才俊差得太多了。

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错误,后面会一一叙述。所以有时候人生太顺利,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总比太倒霉要强一些。

前些天看了詹老师的《你终究会悔恨你被驯化的道路和人生的》,颇有感触,我们其实应该算是没被传统教育体制驯化的,所以提醒大家,这篇以及后续的几篇文章,肯定不是要打击有志青年们创业的积极性,只是想用自己那一点点失败经历,告诉即将或者正在创业的同学们,不管经历什么,你都比什么都没经历的身边人幸运,如果能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中学到点什么,并把它分享出来,那便是极好的了。

最后想感谢十四年来帮助过我们的朋友们,还没学会怎么分享公众号链接,后面会补上!

下篇将会讲一下十年淘宝店的工作经历,以及介绍一下“代购”是什么,里面又有什么样的“潜规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