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与磁盘管理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90人  萍水间人

写在前面

还记得第一次安装虚拟机之后,安装VMware tools的痛苦经历,安装tools的时候会自动弹入一个.tar的文件, 当然我一看就知道是压缩文件, 但是在Linux的图形界面中是怎么也打不开的。 后来百度之后才知道需要用命令行去解压缩, 我的个乖乖, 那么长的文件名我硬是一个个输进去的。。。想想都觉得自己当时好zz

磁盘管理

磁盘的构造

这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我现在还不想写, 虽然这部分的内容我是看了不下很多次, 但是始终不是很明白。

Linux磁盘管理的命令

df
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 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统
(记得曾经写过/proc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
df可以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但是不包括/proc等比较特殊的文件系统)

df - a

这里用的是WSL系统, 反映出的文件系统居然没有NTFS。emm不造了

-k , -m, -h 其中 -k是以KB, -m是以MB, -h以一种比较友好的方式显示出来
-H 以千进制 替换 1024进制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写道这里我突然明白了, 文件系统和文件系统类型是两个东西, 一个是FileSystem, 另外一个是 FileSystemType 这是不同的概念

df -Tha

-i 不用硬盘容量, 而以inode的数量来显示


inode 的坑之后再补

du
也是查看空间的, 但du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参数如下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h 友好的方式
-s 列出总量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
-k, -m 与df命令一样

fdisk
磁盘分区表的操作工具
-l 输出后面的接的装置所有的内容

mkfs
磁盘格式化命令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fsck
用来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mountumount
磁盘挂载与卸载命令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一次性写这么多我的懵了

这里补充一点笔记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文件实际内容外,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拥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块,权限与属性存放在 inode 中,至于实际数据则放置到 data block 区块中。另外,还有一个超级区块(superblock)会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 inode 与 block 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等。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 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 block。

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stat 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 inode 信息:

stat命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