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粗心”损害了你的职业形象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乌龟呀慢慢行

今天早上到办公室,同事E就向我抱怨了项目上遇到的坑同事B,不是数据前后不tie,就是用的基础数据就不对......将所有能想到的坑,都挖了一次,再加上面临着紧张的deadline,同事E直接暴躁了,几乎将B的工作重新做了一次。

其实,B的这些坑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都是“粗心”导致的,如果B能够仔细一些,那完全都是可以避免的。可惜,他并没有。而且,这也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去年我们一起合作一个项目的时候,他也出现了许多类似的小问题。

粗心,是工作、生活中难免容易犯的错误。有些粗心,可能会成为一件趣谈,但有些,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灾难。尤其是工作中,一两个小问题可能无伤大雅,但是一旦过了界,那就是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标志,直接决定了你的职场形象,以及后续的绩效、晋升。

避免粗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检查几次,认真检查。记得以前一个项目主管曾说过,假如每次检查能够发现50%的问题,那么检查两次后,剩下的问题就只有25%,检查三次,就只剩12.5%。因此,通过多次不同维度的检查,即使不能完成杜绝粗心的问题,但可以确保你的错误率降低到一个可以容忍的范围。

如何有效的检查呢?

一份报告,当你第一次读的时候,一般会比较认真,这时候识别错误率可能是50%及更高;但如果第二次还是按照第一次的方法,那么浏览时,很可能容易因为内容过于熟悉,跳读而不自知,这时候小错误就容易被忽略。所以,的二次重读的时候,尽量尝试不同的阅读习惯,例如从后向前读,找一个其他人读出声...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将自己熟悉的内容陌生化,就能达到更高的检查效果;最后,再找一位从未接触过这份报告的人读一次,从他的角度帮你识别一些粗心的问题

我们的报告经常面临着紧张的deadline,往往临交报告的时候,还在不停的进行修改,而越到这个时候就越容易出错。所以,作为一个leader,要能够厚着脸皮拖延,宁可miss deadline,也要确保从自己手中出去的报告,已经历的一次完成的复核,至少不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粗心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