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知《 文王操》,到底是什么境界?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师照照

在《史记》中,写了孔子向师襄学琴的故事。孔子刚开始学曲调,学完之后学意境,学到最后,心头浮现出一个人物形象,孔子说,“这个人不是文王,又是谁呢!”师襄十分佩服,对孔子说,“我教你的这个曲子,我的老师告诉我,它的名字叫《文王操》。”

这也太神了,孔子当真是神人,但是这个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虽然很好奇,孔子老人家不在了,司马迁老人家也不在了,就默认这是独属于孔子他老人家的特殊操作。

直到在得到上看了一个创意写作的分享,才明白这是有迹可循的。不管写作,还是作曲,都是艺术创作。以写作为例,作家在写之前,其要表达的思想,要表现的人物形象,都了然于胸。由于文字只能线性进行展开,所以作者在限制下,将网状结构通过线性的形式展示出来。读者随着作者的叙述逐渐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拼接起来,最后在得到全局的认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若读者得到的形象与作者心中的形象相符,则读者和作者达到精神的契合。孔子学琴,达到了与作曲家精神契合的境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