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念
2021-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艾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购物迷惑行为”:
挑一样东西,首先筛选“免运费”。同样一件物品,一家卖90,邮费8块;另一家卖99,包邮,你会下意识地选择包邮的那个;
每天一杯20多块钱的奶茶,每月15块钱的视频网站会员费,你选择和别人共用一个;
到商场买东西,200块的口红不在话下,上千块的衣服不打折说买就买,但是一块钱的购物袋休想让你掏钱……
前些年的小品《装修》中有一个情节,业主为了省几毛钱,去另一家市场买螺丝钉,结果打车花了77块钱。
听上去很好笑,觉得人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账都算不明白。
事实上,每个人都曾经花过冤枉钱,要么是因小失大,要么是买椟还珠。
有时候因为“免费体验”的诱惑,办了并不需要的会员卡;有时候因为满300减30的优惠信息,买了不该买的东西。
在做这些决定时,我们总以为以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选择,但在消费之后,却发现了陷入了某一个消费陷阱。
小到买菜、买咖啡、选择下班走哪条路,大到买房买车、选择伴侣,我们的决策行为中总是带有各种不理性。
我们每天通过学习、生活经验,不断强化自己理性的一面,但是,不理性才是人类的本能,是主宰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隐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