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源于接触和依恋
又是新的一周了,感觉似乎还停留在上周“母亲节”的节奏里没有跳脱出来~
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现实中,我们往往历尽沧桑之后猛然才发现,自己的性格、生活状态还有人生中的各种选择,居然都和童年有着千丝万缕密切的联系。
市面上有关“原生家庭”的书籍有很多,最有名的当属那本大家都共知的《家为何会伤人》,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安利的其实是另外一本
相信每个已身为母亲的亲们一定会有所共鸣~
推荐理由:
實論。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师西尔维娅·布洛迪博士筛选了131位待产母亲,对孩子出生后前7年的家庭生活进行跟踪研究。将76人进行了30岁的跟踪访谈,分析研究成果写成了这本——《情感依附》。
作者是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高手,对于那些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诸如:到底是如何影响才能孩子将来的发展?父母又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作者的目的呢旨在教导如何去养育内在自由的孩子。这也是我们大多数父母的初衷和希望,吸引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最重要原因吧!
核心要点:
情感依附的三种形式
1. 安全依附——
不同时期,孩子们对父母在情感上的依附表现不同。那些优秀家庭的互动模式(居里夫人家庭,杨绛钱钟书家庭……)无外乎都在行为和精神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要成就優秀的孩子,必先成為優秀的父母。家庭中 ,母亲无疑与孩子有着优于父亲的天然纽带。无论整体还是微观,那些优秀的背后都有一位性格自信、乐观、温柔细腻的母亲,并与孩子一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表达”(语言、肢体、声音、積極的互動共情……),她們更能夠融入到孩子的遊戲中,與孩子有著緊密的親子關係,也因此孩子獲得了更具足的安全感和探索的勇氣。(《林中最后的小孩》)
在嬰兒期過後,要著重培養孩子優良的品性和克制律己的自我管理能力。父母的品質、行為、情緒、處理問題的方式等等都是孩子率先模仿的標榜
2. 回避型依附和矛盾型依附——不良影響帶來的弊病
孩子如我们的一面镜子,他们更多的认知来自于家庭。由于自身年龄和认知的局限,他们处理问题和伤痛的方式更多的选择自我压抑和向外释放伤害他人的方式而并不自知。(过度活跃,行为混乱……自残和抑郁……)那些过度“黏人”、“暴躁”和“玻璃心”的冰山下隐藏的是父母低度的认知(“巨婴”)、自我的需要和对孩子需求的忽视。呈现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妈妈觉得你冷”亦或口是心非或暴打一顿(体罚),导致孩子们如惊弓之鸟 ,緊緊關闭了连接的通道,不再敞开心扉(看见的力量)
3. 规划下的“意外结局”?以及那些励志的“逆风飞翔”
(前段时间《小欢喜》的刷爆:孩子的教育两极分化的对比……)
那些走不到最后的“幸福”,除了家庭方面情感漠视,父母关系破裂,“独生”的忧患等等,更多来自于不可抗的校园和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书房才是学区房”,家庭—永远的避风港,孩子意志的磨练,细微的观察……,防患于未然,学会保护自己)
不可否認原生家庭的影響,但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其實由很多因素決定。我們熟知的那些只可能出現在小說中的真實事件(海倫,凱樂/孫儷/魏敏芝/《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 ~),主人公身上往往具備某種家族遺傳的優秀品質(善良,堅韌,細膩……)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其他社會力量的支持援助
“兒童不是由父母培養長大的,他們天然具有自我習得和學習的能力”。複雜的環境更具有教育的本質,世界也正因為不確定性而更為美麗。因此,若不想自家的寶貝成為“溫室里的花朵 ”,就要讓他接受風吹雨淋和陽光的照耀,他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獨立挺拔
無論怎樣艱難,始終都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即使我們出身糟糕也並不代表我們就必須被糟糕的對待(《心靈捕手》)
4. 降低负面影响的10个善意的提醒
前面重在實例和理論證明的大量鋪墊,最後一章點出文章主旨和精華概要。
5个不可忽视的人生阶段:
5个可能的家庭陷阱:
隨著孩子日漸長大,我們與他們之間的秘密可能越來越多。怎樣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無疑是擺在大家面前最重要的功課。我們說一個人的行為有他必然的行動動機。我們用意是好的,但有時候要講究方法。學會傾聽和共情,把主動權交給他們,講故事,玩遊戲,夢境,以及記憶都是了解孩子思想的入口。
【寫在最後】:
这本书让你明白了原生家庭为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以及那些残余了50%的原生家庭的真相。
阅读这本书,总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恒河猴”心理实验
爱源于接触和感情的依恋,而非食物所能取代。
固然,原生家庭的伤害可能无法弥补,但我仍然相信,没有你的允许,谁也无法真正伤害到你。只要你不放弃成长,你依然可以开启人生更多的可能!
过去的已然过去,请选择原谅。也记得不要让这种伤痛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