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发散思维,你必知的小技巧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我们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向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第一点,要敢于大胆想象。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
讲一个故事吧!一位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油炸!”“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女儿想了想:“烧鱼汤。”妈妈穷追不舍:“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 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鱼片。”妈妈还要女儿继续想,这回女儿思考了半天才答道:“还可以腌咸鱼、晒鱼干吃。”妈妈首先夸奖女儿聪明,然后又提醒女儿:“一条鱼还可以有两种吃法,比如,鱼头烧汤、鱼身煎,或者一鱼三吃、四吃,是不是?你喜欢怎么吃,咱们就怎么做。”女儿点点头:“妈,我想用鱼头烧豆腐,鱼身子煎着吃。”妈妈和女儿的这一番对话,实际上就是在对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所以,培养创造性要善于从学习和生活中捕捉和激发创造的欲望,需要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大胆“异想天开”。
第二点,不要有标准答案的意识。
做到多向思维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在开放包容的氛围下,能大胆和同学、和老师争辩。单向思维大多是低水平的发散,而多向思维才是高质量的思维。可以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第三点,要敢于打破常规。
弱化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有一道智力测验题,“用什么方法能使冰最快地变成水?”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热、太阳晒的方法,答案却是“去掉两点水”。
这就超出人们的想象。而思维定势能使学生在处理熟悉的问题时驾轻就熟,并使问题圆满解决,用来应付现在的考试相当有效。但在需要开拓创新时,思维定势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思维的构建,阻碍新知识的吸收。
因此,思维定势与创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创”与“造”两方面是有机结合起来的,“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此基础上生产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来。
第四点,要大胆质疑。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能力的培养对个体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全对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处。质疑能将机械性记忆变为理解性记忆,让自身品尝到学习、创造的乐趣。这种反省思维是一种冷静的自我反省,是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采取批判的态度并不断给予完善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也是学会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第五点,要学会反向思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反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
我国生产抽油烟机的厂家都在如何能“不粘油”上下功夫,但绝对不粘油是做不到的,用户每隔半年左右还得清洗一次抽油烟机。美国有一位发明家却从相反方向去考虑问题,他发明了一种专门能吸附油污的纸,贴在抽油烟机的内壁上,油污就被纸吸收,用户只需定期更换吸油纸,就能保证抽油烟机干净如初。这就是反向思维的典型实例。
最后,我们可以好好思考,贝尔实验室创办人塑像下镌刻的一句话: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