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趋势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社会热点

南方人和北方人又吵起来了!南方媳妇过年,该不该给北方公公家长辈下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100人  浩楠

过年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又因为一件事发生了争执。

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这位女网友是南方人,要和北方人老公回老家过年。她得知那边要向至亲长辈下跪领红包,甚至新媳妇上门第一年连亲族里的其他长辈也要跪。

女方从个人到家族从来都没有这个传统,甚至认为这样的拜年方式“很封建、有点侮辱人”。但男方认为女方应该入乡随俗,觉得女方的反对是“无理取闹、不尊重他”。

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们为此吵开了,笔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以往引发南北方口水大战的话题相比,这次的事件并没有那么强的地域属性。

有北方网友力挺姑娘,表示自己家乡并没有一定要磕头的习俗;也有南方网友表示自己从小就过年磕头。

也就是说,磕头拜年这事儿,还真不是用地域标签能分得清楚的

笔者是苏北人,属于不南不北的地区,我们那里过年是有磕头习惯的。

每年春节期间,早早起床后,晚辈们便站成一排,依次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拜年。待连磕三个后,他们作揖还礼,然后给我们每人发压岁钱。

孩子们磕头纯为挣钱,很多娃娃甚至挖空心思去给左邻右舍的长辈磕头,好换点钱耍耍。记得曾经还流传过这样一个顺口溜:“出门见喜,碰见老李。我给老李拜个年,老李给我个压岁钱。”

那么,磕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在东汉之前,是没有椅凳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豪门贵族甚至万人之上的帝王,一律坐在地上。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坐垫,何类坐垫而已。

当时,人们坐于地时,为了方便站立起来和臀部下腹不受潮湿和寒气,人们习惯两膝着地,屁股坐在自己两腿和脚跟上,类似于现在日本人的坐姿。 

这样坐时,当有客人或长辈到来,或谈话中要表示感谢时,很自然地就会从跪坐变成引身而起,即上半身直立起来,变成小腿着地的跪姿,接着俯身曲背双手撑地表示恭敬,跪拜礼由此形成。再后,发展成多次俯身,即是磕头礼了。

汉代后,有了凳子、椅子,出现了双手抱拳的作揖礼,以及再后的点头鞠躬礼。但在表示最大恭敬时,人们仍沿用下跪磕头的习俗。

笔者认为,人们不愿再行跪拜礼,是不想看到打着传统习俗的旗号,带来的结果却是不尊重他人的意愿和人格。

这种思路其实和抨击一些地方不让女人上桌吃饭、低俗婚闹的思路是一致的——那些不尊重他人感受、甚至矮化他人的行为,不管它是不是传统文化,本就该叫停。

但跪拜礼又更复杂一些:与很多被诟病的习俗相比,它又算不得十恶不赦的绝对陋习。

因为它作为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礼节,刨去关于奴性、阶级地位的糟粕,毕竟还是有一些关于孝敬的传统内核在其中,关键是看行礼人怎么想。

所谓废除陈规陋习,最关键是要去除心里对某些行为的成见,不再把跪拜看成隆重的大礼。心里的陈规不清除,总能在现实中找到替代品。比如网上曾经留传一张某主持人给领导鞠躬的照片,评论中一片讽刺之声。

若是心里做到了真正的平等,我跪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比你低一分。

总之,关于这个话题,不同地方差异很大,过分争论没有意义。

现阶段人们要做的,是尊重每个个体对跪拜这种行为的理解和选择的自由。不喜欢跪的,就请允许他们不跪;心甘情愿给长辈磕头的,也请尊重他们的选择。

对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