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父亲的大学梦终止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每每忆起往事,父亲眼里闪着光,快乐和欢笑,痛苦与哀伤,在这一刻静静地流淌。我们默默聆听,假装没有看见父亲眼里噙着的泪花。众所周知的原因践踏了多少青年的梦想,历史里遗憾的回响,也包括父亲对青春岁月的屡屡回望。
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但父亲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了改变穷苦的命运,家里节衣缩食供父亲上学。父亲上高中的学费5元钱,是家里东拼西凑、省吃俭用攒下的,终于得以进到高中学习。父亲吃了很多苦,舍不得吃穿,往返学校与家里的几十里路,也舍不得坐车,总是步行往来。
尽管家人和父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但是天不遂人愿,父亲上高二那年,众所周知的运动开始了,父亲被裹挟进“大串联”的洪流中。虽然大串联阻碍了学习,但那段串联时光也成为父亲难忘的回忆。串联中,无论走到哪,凭介绍信就有人提供食宿。那段日子,父亲到了沈阳、大连、北京,顺便游览了各地的名胜古迹,而最难忘的是在北京天安门,差一点就见到毛主席,由于去晚了几天,毛主席在天安门的挥手接见活动已经结束了。本想再南下上海,后来觉得出来几个月时间有点久了,便返回了。但无论如何,串联的日子还是令人愉快的,是父亲时常提起,难以忘怀的青春往事。
回到学校,就没有那么愉快了,早已没有了学习的氛围,当时高考也已经取消。于是蹉跎了一年多,父亲从学校回到家里,当时称作“返乡青年”。如果是城市户口的青年来到农村,叫做“下乡知识青年”,而像父亲这样家在农村、在外读书又回到农村的,便叫做“返乡青年”。此后,父亲再没有离开过农村,开始了务农的生活,当初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学梦想随之消逝,造化弄人,可为一叹!
好在父亲性格中有乐观向上、随遇而安的精神,生活并没有消沉。父亲善于自我开导,也很会做“思想工作”。即使现在我和姐姐们有什么难题和困惑,也都会找父亲倾诉,他总能开导得很好,让人宽心。就我的理解,父亲烦事往好的方面想,也做坏的打算,事前做充足的准备,尽力为之,便不会有太多可忧虑的了。父亲积极的心态、处事的态度给我们非常大的影响。
在当时的刘家村,像父亲这样读过高中的人被称作“知识分子”丝毫不过分。于是父亲返乡后,先后当了民兵排长、生产小队队长、县扶贫工作队员,中间也曾有一些外出工作的机会,可惜却被与我家敌对的付家压制下来,没有成功。
当时的传统观念仍然很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就现实情况来讲,生男孩也意义重大,如果有的人家没有男孩,父母老去,很多农活就无法开展,而且父母百年之后,这户便“绝户”了,这是十分可怕且谁都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为了生男孩,父母一直与计划生育政策“斗智斗勇”。直到生了我这个第五个孩子,终于实现了生男孩的愿望后,才停止生育,期间付出的艰辛和折磨,无法言说。母亲怀我那年,父亲干活时不小心磕掉了门牙,说来也是神奇,当时父亲心想,也算有得有失,这是不是生儿子的预兆呢?后来母亲果然就生了男孩,这终于了却父母一桩心愿。
由于屡次违反政策,父亲从生产小队队长、县扶贫工作队员等岗位上退了下来。当时县扶贫工作队的工资是每月50元钱,属于很高的工资,相当于普通农民的好几倍。没有了高工资,全家8口人,生活变得贫困和艰难。虽然清贫,但日子过得也算和睦温馨,让我和姐姐们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父母对我这个唯一的儿子,确实宠爱有加,但也算不上偏心和溺爱。小时候不听话,也挨过打。一次和伙伴们去邻村看电影,怕告诉家里会不让去,所以索性就直接去了。父母找了半宿,终于在邻村放映露天电影的地方把我找到,回来免不了一顿教训。以往母亲会拦着父亲打我,这次母亲也很生气,于是变成了“混合双打”。我才意识到我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后来去哪之前总要告诉父母,免得他们担心。
父亲总有一些“名言”挂在嘴边,至今我都记得,如“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褒贬是买主”、“成者王侯败者贼”等等,这些话很多当时虽然听得不太懂,但觉得很有趣,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父亲心灵手巧,还会写毛笔字。以前每年过年,他都要亲手写对联,抠“挂件儿”,村里还总有人求着父亲帮着写对联。每到年底父亲写对联,抠“挂件儿”的时候,我们都跟着忙前忙后,也要上手试上一试,这件事给我的童年带来很多乐趣。
父亲心思细密,做事认真仔细。父亲种了一辈子田,总结了一套种田的方法。买来种子,要先选出10颗或20颗,测试种子的发芽率,然后才放心地种在地里。庄稼长出来后,还要经常巡视,细心呵护。正是由于父亲种田有方,每年的粮食产量在村里数一数二,乡亲们无不夸赞羡慕。或许是父亲本来具有良好的素质,做哪行都不会差,虽然命运没有让父亲走进大学,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是即使在农村,父亲也能把种田这件事做到最好。
由于年纪的原因,从今年开始,父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了,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土地分离,父亲显得恋恋不舍,不过劳碌看一辈子,也该好好安享晚年生活。回忆过往的风风雨雨,父亲说不曾有过后悔,因为孩子们都孝顺听话,他和母亲都很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