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崇洋媚外地名”曼哈顿改为曼哈屯,还有...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去上网APP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
最近,从海南、福建再到浙江、陕西,各地正在向“大、洋、怪、重”的地名说“不”,引来不少讨论。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对象是社会影响恶劣、各方反映集中的城镇新建居民区、大型建筑物中的“洋”地名。
与此同时,浙江温州也在紧锣密鼓地改地名。像“欧洲城”一期、二期名称规范为矮凳桥小区,“中央公园”改为鸿玺园,而在此前的整改中,“中瑞曼哈顿”已改为“中瑞曼哈屯”。
比如,酒店名并不在地名之列。
六部委通知主要列出待清理的地名,也主要是居民区、街巷、道路名等,没有提及像酒店这样的商业机构。
漳州三座大桥改名事件也被舆论认为陷入了执行机械化、随意化的窠臼。但就现实而言,“大桥”是个相对概念,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一些村里的桥也会被村民称作“大桥”。不顾生活实际经验,机械理解“大”的概念歪了,因此也对此进行整改。
地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地图上改几个字就完事。它不只是一项单纯的行政行为,也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历史渊源、商业利益等。
现实来看,一些小镇、小区起名塞纳河畔、威尼斯……,并没有多高大上,反而显得不伦不类,确实不妥。但改地名牵扯的太多了。比如身份证地址、地图等等,特别容易矫枉过正。所以在改之前,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而不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最好的应该是做好事前审批,就算真的要改,要经过市民公证,征得同意才行。
网友纷纷讨论
有的网友认为这样整改,也是为了传扬中国文化挺好的。
则大多数网友认为吃饱了没事干,没必要这么麻烦。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