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写普通的生活,那是比海还深还广的东西(7.11)

2022-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胡同学的读书笔记

1“厉害”的人有一个特点,尽管空间意义上他是一对多的,但在与你短暂的一对一时间里,却能够极度聚焦,让你感觉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克林顿和乔布斯都曾经被人如此评论。不过乔布斯的聚光灯一旦移开,当事人又觉得自己从炙热掉入冰窖……

2有些人则相反,即使和你一对一,你也能感觉Ta的繁忙和心不在焉,像着急喊“下一个”的职业人士。

3假如有两辆车,都有安全气囊。一个防死亡有效率是90%,一个是不到70%,二者并非“差不多”。计算方法不是90%/70%,而应该是(1-70%)/(1-90%)。

4经过一个院子,从树墙之间看里面,感觉异常宁静。这也许并非是因为那个院子很宁静,而是当我观察之际,用的是“瞬间”;而看自己的生活或者空间时,则是“连续”。

5那种宁静和美好,是因为瞬间的“静止”而产生的。因为你不必为该瞬间的未来担忧,也不必为其过去后悔。一切都仿佛被妥帖安放。

6人作为动物,付出的代价是动的不确定性,并由此羡慕“静”的确定性。尽管他人呈现出来的“静好”只是你观察的“瞬间”所产生的摄影效应,外加一点点儿陌生。

7由此再想,“静好”也许是可以设计的:摄影,旅行,度假屋,艺术作品,交换人生,自我的突然变换,斯多葛学派的生活方式,取景框,发个呆,种棵树……
以及,关注他人命运的瞬间。

8有人曾问乔羽:“如果为自己写一段墓志铭,会是什么?”
乔羽回答:“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9乔羽:我喜欢写普通的生活,那是比海还深还广的东西。

10歌词写好后,导演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有点小,用“万里长江波浪宽”气势更足,乔羽却坚持最初的想法。他笔下的大河,不仅仅是长江,更是每个人心中家门口的那条河流。

11“小时候谁的家门口没有一条河呢?”
一想到那条河,就能想到很多的事情,这条河紧紧牵连着生命,和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生离死别都有着密切关系。

12在1956年,乔羽为电影《上甘岭》创作插曲《我的祖国》,表达志愿者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爱。
这首歌让乔羽纠结了很久,直到有一天,长春下着大雨,他突然想起不久前看过的长江,那么长,那么大,那么丰饶,那么让人欢喜。
“我是山东人,过去只看过黄河,小麦、高粱熟悉得不行,可从没见过水稻。头一次看到两岸一片片稻田,长江滚滚的气势,既令我惊叹不已,又让我为之震撼。”
于是这首歌的第一句歌词,一下子就从心头奔涌而出: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13为什么我特别不喜欢牵扯地域。因为我觉得,那会让我的读者,变得低智,被没有逻辑关系的东西左右了注意力,与思考的能力。

14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明然而日亡。

15人类大部分行为是由看的见的直接影响决策,并且这是人们在第一阶段的唯一后果。人类需要经验和远见两位老师,如果没有远见,那么经验这位粗鲁的老师就会给人们严酷的教训。
在接触足够的数量之后,人会自然的打上好和坏的标签,好品味意味着可以依靠直觉去选择真正好的东西,并且随着时间积累,品味越来越有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