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读读书会散文读书

高手都是怎样读书的?

2022-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南吹雪

刘润把他的读书方法叫“须鲸式”学习法。须鲸把身边所有的东西全都吞进肚子里,然后把有用的消化掉,没用的排除出去。刘润就是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大量阅读(在一次直播中他说主要靠听书),每年有近千小时的阅读量,这就是他的读书之道。

罗振宇说他用电脑看书,每天早上把新出版的书翻一遍,有感兴趣的再细看。书海浩瀚,时间有限,书应该为我所用,所以他只读那些“与我有用”的书。他这种阅读方法可以称作“检索式”阅读。


pexels-photo-5984620.jpeg

得到APP的专栏作家万维钢本身是物理学家,成为科学作家的他依仗的就是对于前沿科学信息的掌握,传递最新的科学资讯,让“聪明的外行人”了解它。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在科学的汪洋大海里寻宝,在他的书中无一例外都有大量的引证。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他书中的一个观点——85%规则,这个规则不是他的原创,也是他读书读来的。它的意思是学习时85%旧知识+15%新知识是黄金搭档,不但是学习中的最佳训练出错率,也是最佳心流率。让人既学得好,又学得爽。

知乎上老有人问这类问题——为什么读书记不住?读书真的有用吗?

虽然前面说的85%规则是用在学习上的,但我觉得用它来解释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读书记不住或效果不好的关键就在于没有那85%的旧知识,根本原因还是读书太少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独木难支,很快就遗忘了。

要是在某些领域占有比较多的知识,结成了体系,它发挥的作用就大了。一方面它真的像罗振宇说的那样,可以把一本书榨得一干二净,因为你有85%旧知识,再学15%新知识,你会so easy。另一方面旧知识成了过滤器,帮你筛选你想要的,就像须鲸一样吞食、滤出。

所以,很多人根本问题是没有高手们的“阅读过滤器“,没有过滤器是因为你没有积累起85%的旧知识。前几年有一句话特别流行(据说是杨绛说的),这句话是:想法太多,读书太少。

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尤其是现代人写的书,极少有一本书中的思想完全独立于世界,往往真正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之上。

如果你读过足够多的书,你会获得一种更难得的经历:感受人类知识的进步。

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中,引用了更有力的证据,把整个结论改变了。有时候你会赞同这个新结论,有时候你会反对;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

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又该怎么办?应该写篇文章发出来!

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高手是怎样炼成的呢?——这个内容留待下一篇再讲。

本文首发公众号“古读”:5年亲子阅读,认真学习了数十本育儿书。作为一个长期阅读者,每年读书50+,300余本私人阅读书单,100多篇原创育儿分享,每月书单分享(文学、心理哲学、成长类),欢迎你和我一起读好书,教育好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