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相对论:警惕自己陷入"自由陷阱"
2019年成为自由职业生涯规划师以来,毫无疑问我一直在寻找的是,人如何最大程度地追求自由,遵循本心,发挥最大的优势和兴趣等看似“单向探索”的课题。经历了几年的磨练,案例的积累以及对自身的深刻觉察,今天想说说另一面。
很早之前,我写过自由职业者的真相相关文章,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自由职业者的核心是职业,而不是自由”,意思是强调它也是一份职业,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度和职业素养,才能胜任这份职业。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离开职场还能“恰饭”的职业技能和具备的实力优势。
但我忽略了第一个词,自由。事实上,对自由的正确合理解读,会影响和决定后者职业是否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以及产出当事人所期待的结果,对“自由职业者”这个角色有最大的满意度,幸福感和成就感。
我想可能很多人的理解和我曾经一样,觉得“自由”是一个绝对性的概念,就是不受任何约束,想走就走,想干嘛就干嘛,自由职业就是有单就接,没单就玩等理想化的场景。但后来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积累,你会发现,自由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我在知乎上曾经好奇地搜过“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人,还需要工作吗?他们都在干嘛?”,有一篇回答让我印象很深刻,虽然我不知道那个匿名读者到底是不是真的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他的感受看起来很真实,他说前几年因为自己实现了财务自由,有好几套资产在收租,有一笔大额存款还能拿到银行的利息,所以他开始了“躺平”几年的日子,到处吃吃喝喝,旅游,前期真的有感受到那种赛似神仙的自由和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感觉到空虚,甚至患上了抑郁,因为该玩的玩过了,想体验的也体验过了,每天醒来居然不再是满满的幸福和期待,而是极致的空虚,迷茫。
底下很多评论,说这个人在凡尔赛,一定是在矫情。我不这么认为,虽然没达到他的财务自由的那种条件假设,但我曾经对自己做过实验,在自由职业后的两年,我有几个月因为客观或主观因素,选择了“不工作不干活”,因为没有经济上养家的压力,那段时间想尝试一下所谓的“躺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毫无疑问,刚开始是很轻松愉悦的,是那种一下子卸下了所有之前工作带来的约束,压力,紧张,焦虑等情绪的轻松和快乐,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出去找人聊天,喝咖啡下午茶……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两个月,就再也“承受”不了了,后来的日子更是掰着手指数着时间一分一秒“艰难”地度过的。
于是从那个实验开始,我就知道。人所谓的追求自由,确实是经济有底财务上没压力,精神上彻底解放,但还需要一种“自由”,便是精神上的高级自由,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感觉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荒芜空虚的。在外在实现自由的基础上,总需要做点什么才会安心踏实地度过余生,这个“做点什么”就是那件自己喜欢或擅长,或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人活在世上,不是一个孤岛存在的,即使没有了生存压力,依然存在“情感需求”“意义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等等。所以,如果成功了却没感到幸福,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外在世俗的成功,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是不及格的。
说回到自由职业的“自由”,更不是对自己毫无约束,彻底随性地工作(当然如果你对成果没有任何期待,只是当成一个生活体验,那就随便来);但问题是大多真正想转型或已经成为自由职业者的人,潜在需求其实是对工作,事业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要求比较高的人,否则也不会有勇气出来自由,或着说具备离开平台还能养活自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高要求和追求的人。
自由需要有约束,于是我们听到了那句“自律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由”,这句看起来矛盾的话,其实意思是自律才能产生更高层面,更高意义上的人生自由,而不是摆烂式的“空虚自由”。
所以请主动给自己一些“约束”,不要过于自由,物极必反,你会发现追求一个单向目标到了极致,并不会获得你想要的成就感和幸福;同样,在生涯规划讲一个人如何发挥优势的时候,也会提醒大家要警惕“优势陷阱”,过度发挥优势便是“劣势”和你最大的“阻碍”。
你身上的天赋和优势需要被合理地管理和运用,才可能产生正确而满意的结果。
自由也是,有约束,有要求,被管理的自由,才是高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