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勇气(The Courage to Act)读书打卡Day

2021-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上西轩

今天11页。太多人事的变动、评论,略去一些。

伯南克新任美联储主席的经历。他还试图搞了一些其他的内部改革,比如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由一年2次改为4次,讨论时尽可能让大家互动起来,他自己作为主席改为最后发言,避免压制一些人的想法。据老伯自己说,他一直试图改变格林斯潘的做法,淡化主席个人的影响力。以致他自己的女儿告诉同学自己老爹是美联储主席时,对方震惊地说:原来你爹是格林斯潘……

之后是经济似乎有过热的迹象,同时房价有所回落,老伯对于继续加息、实行紧缩,还是停止加息,作出艰难抉择。那会他还觉得房价回落是正常的,甚至对防止经济过热有好处。

下面就是第二卷了:危机。

简书一天只能发两篇的规定真叫人难受,9和8放一起吧。

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突然禁止投资者从其包含美国次贷支持的证券的投资基金中,提取资金,表示其无法确认其基金的价值,因为这些证券“流动性完全蒸发”。次贷危机大幕拉开。8月15日,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突然面临破产。

这一部分有意思的在于伯南克和监管机构、金融人士的普遍误判。2007年3月份对于房市变冷、房屋信贷紧张、抵押贷款违约增多,伯南克的判断仍然是次贷市场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可控。因为经济增长仍然强劲、失业率较低,次贷仅占全部抵押贷款的13%,固定利率次贷还表现良好,可调节利率抵押贷款虽然违约率上升,但在全部抵押贷款中占比只有8%;银行资本(bank capital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不是储户存款)充足。怎么看次贷都翻不了天。

但就是翻船了。问题在哪儿?传统的危机触发点——银行挤兑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了。

 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构成了影子银行体系,包括抵押贷款公司、消费融资公司,投行等在证券市场上运作的公司。他们大多数依靠短期拆借运行,甚至商业银行也越来越多依靠短期借款。这种由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无保险(很多银行的储蓄是有国家保险的,防止储户利益过度受损)支持的、短期融资叫做“批发融资”,与储户存款形成的银行储蓄资金(零售融资)相区别。其形式包括商业票据、回购协议。金融危机期间出问题的很多都是这种形式。

简单说,很多短期拆借的抵押物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证券,确定其价值的依据就是评估机构的评分。当次贷市场坏事了,甚至评分很高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开始出现损失,大家就开始不相信所有的评估,一股脑地要把钱撤回来——就像储户从银行那里挤兑一样。当然,“批发融资”的挤兑方式不完全和储户们一样,他们可以选择缩短借款期限、索要更多抵押物,拒绝接受高风险或者更复杂的证券作为抵押等。反正是玩金融的很多人发现不好借钱了,只好开始甩卖资产、拒绝新的出借。

2007年8月,次贷的风波传到到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

在这之前美联储注意到市场上的问题,但是发现没有权利去查投行,对冲基金或者外国银行。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就业良好、油价推升通胀,让他们仍将应对通胀作为主要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