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

《习惯的力量》-分享逐字稿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YBHello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习惯的力量》这本书
本书主要以故事、案例结合理论进行的分析为主。
我把这本的书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三个点:
第一个点:习惯的反射弧
第二个点:习惯只能替代,不能消除
第三个点:核心习惯。

本书总结了习惯的反射弧:
如果某个暗示被你捕获到,而且你做出了对应的行为,并且因为你做出了这个行为,从而获得了奖励。
那么,当下次这个暗示再次到来时,大脑预见,会获得上次那个奖励,从而你就会习惯性的做出上一次的行为。
这样,一个习惯的反射弧就产生了。

比如:
从前我吃饭,是没有擦嘴的习惯的。一是食堂不提供餐巾纸,二是自己从来没有带纸的习惯。
所以自然就不会有擦嘴的习惯。
后来,在外面吃饭,餐馆都会提供餐巾纸,慢慢的,我就习惯了饭后擦嘴。
现在,我都会在吃完某个东西后,擦一下嘴。
而我现在还是没有带纸的习惯,所以,有时候,没纸,我会用手擦一下。

刚开始,餐馆的纸巾是一种暗示,我做出了擦嘴的行为后,获得了“我不是满嘴油腻”的奖励。
慢慢的,吃完饭,就会习惯的擦嘴,最后到吃了任何东西,都会擦嘴。

在一个习惯的养成中。暗示与奖励之间的关联性会从刚开始弱关联发展成为强关联。
就像我的擦嘴习惯,刚开始是餐馆的纸巾,慢慢过渡到,吃完饭,到现在,吃任何东西。
刚开始,纸巾是暗示,然后吃完饭是暗示,现在是吃任何东西都是一种暗示。
暗示一步步逼近奖励:我不是满嘴油腻。

纸巾和我不是满嘴油腻之间就是弱关联。
吃东西和我不是满嘴油腻就是强关联。都关联到了嘴。

这也就是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习惯的反射弧。
某种暗示,然后做出某种行为,最后获得奖励。
当下次暗示又发生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做出这样的行为,并得到同样或者更好的奖励。
在重复多次之后,暗示和奖励之间的关联性会变得越来越强。

第二个点是:习惯只能替代,不能消除
当反射弧已经形成,不能够消除,因为某个暗示已经深入大脑,一旦捕捉到这个暗示,大脑就会兴奋起来。
相对于控制大脑不兴奋,在同样的暗示到来的时候,做出另一种行为来获得某种奖励的方式更可行。
再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习惯反射弧是一个系统,暗示、行为、奖励,是系统里的零部件。
强行拆除某个零件,系统必然会崩溃,从而可能出现不可预期的行为。
而替换行为,就好比,把某个零部件换一个。系统照样运行,接下来就是新零件和旧部件之间的磨合,也就是习惯养成期。

对于六分钟语音提交,第一次写逐字稿,花了一整天,终于写完。
因为这样太花时间,所以我尝试了直接录,录了几次之后,我感觉太糟糕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语速乱,前后毫无逻辑,经常出现话都说不清楚的情况。
不得不再次写逐字稿,后来就成了用一个下午写逐字稿,晚上录音。
现在好了,两个小时内能完成逐字稿,有了逐字稿,录过两三次,错别字和语句基本就清晰了。
所以现在,可以用两个小时写逐字稿,写完逐字稿后,晚上,花半个小时录音。
那我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
逐字稿上的文字是暗示,陈述一本书的观点是我的行为,奖励就是我的六分钟语音分享记录。
而在丢弃逐字稿,直接进行录音就是强行把暗示去掉。
也就是强行消除:逐字稿-陈述观点-录音分享 这个习惯。
而想要立马获得另一个:陈述观点-录音分享的习惯。

如果想要达到:陈述观点-录音分享的习惯。
那么我必须要从:逐字稿这个暗示,慢慢过渡到打腹稿这个暗示。
从而才能够,不要逐字稿,就能获得陈述观点-录音分享的习惯。

这就是这本书的第二个观点:习惯只能替代,不能消除。

第三个点是:核心习惯
什么是核心习惯,就是这个习惯会对其他的诸多习惯造成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比如:跑步。
为什么大家都在主张养成跑步的习惯呢,减肥? 跑步消耗掉的卡路里还没一个汉堡包多。
其实就是因为它会不自然的影响一个人的其他行为习惯。
跑步是一种锻炼,使身体更健康,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同样,跑步会锻炼意志力,在下次想要暴饮暴食的时候,这个时候意志力就会使得你不会那么做。
从而又少了因为暴饮暴食而带来的自暴自弃。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所以,我想,与身体、与灵魂有关的习惯,都是核心习惯。
比如:健身
比如:读书
比如:写六分钟分享逐字稿,哈哈哈哈

谢谢你听我内心的独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