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人物

再看这部过去的老片,只能感叹:陈凯歌,牛X

2018-10-09  本文已影响42人  赤耳电影

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的第一集刚播出,就瞬间火爆。

尤其是陈凯歌作为第一期的执导嘉宾,竟然到台上和徐娇仔细分析角色。

让人看了莫名感动。

陈凯歌是中国第五代的导演大师,第一场就有他参加,很多人直言节目的档次提升了不少。

虽然说他在近些年拍的商业片饱受争议,

但他在整个华语电影圈中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当年陈凯歌与张国荣在戛纳一起捧得金棕榈时风光无限,你无法否定一位有想法,也有执行力的导演。

今天推荐一部他早期的作品,

这部作品早到你看不到如今陈凯歌的影子——

《孩子王》

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了,并且会想到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剧情都涉及到了农村、教育、孩子。

不过《孩子王》的时代背景更特殊一些:文革。

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期间,教育出现断层,没人去教书,实际上也没人会教书。

在这些知青中,有一个叫老杆的人,被挑选为特级教师,分配到大山深处的一个学校里教语文。

老杆这个人不修边幅,非常邋遢。黝黑的皮肤和破烂的衣服,还有爆炸的发型。

不过他却有一颗细腻的心。

他连高中都没上完,在路上他一直担心,自己万一误人子弟怎么办。

比起老杆的担心,他的同伴们则非常羡慕他,恨不能取而代之。

走出大山,走进校园,这难道不是当年知青们的梦想吗?

老杆到了才发现,学校就是山顶上的一个简易草棚,宿舍更加破烂不堪,桌椅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第一节课时,他的爆炸发型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

可真正要上课时,老杆才发现,学生们都没有课本。

作为学生怎么可能没有课本?

学生们交头接耳,然后哄堂大笑。老杆更加的不理解了,于是问班长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没有课本,每节课老师都要把课文抄下来。

抄了一整天的课文,到了晚上老杆去教室看看,他出现了错觉,

觉得学生们都在埋头抄写,可仔细一看,空空如也。

老杆在遇到一些心事无奈时,都会点上一根烟,然后缓缓吐出烟雾。

学校出了老杆这个老师之外,还有一个管事的主任。可这个主任并没有打算将学校的教育搞好,总是心不在焉,

每次老杆问他一些关于学生的问题时,主任都含糊不清,还让老杆不要较真。

比如说老杆因为学生没课本的问题,就找主任了解情况,主任竟然回答了一句:因为缺纸。

可是主人的桌子上就摆了一大堆的政治宣传手册。

老杆翻了翻,冷笑一声走了。

自此之后,老杆放弃了死板抄课文的教书方法,开始尝试自由的学习模式,

学生不用喊起立,也不用把手背后。

不过他遇到了一个学生挑战,叫做王福。

王福大胆的站起来说老杆不会教书,这句话立马引起了学生们的起哄。

老杆并没有呵斥王福,而是对他说:

你说我不会教,那你说怎么教?

王福回应说:

应该抄课文,讲生字,讲完说段落大意,然后总结中心思想。

王福说的头头是道,老杆都听懵了,他按照王福说的,在黑板上划出了不认识的字。

可这是老杆才发现,这些已经初三的学生,大部分只有小学的水平。

课本里的东西,对他们文化层面提升毫无作用。

这些学生都是附近生产队里的穷孩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父辈都是干体力活。

学生也是白天上课,晚上回去干活。

几十个孩子里,只有王福认识的字最多,后来老杆知道,王福有一本手抄的字典。

从上学开始,只要是老师讲过的字,王福都会认认真真地写到本子上,然后反复牢记。

老杆从一个队员手中借走了字典,想要上课的时候用。

王福知道后,就一直惦记着。

甚至他还是老杆打赌,他能在劳作之前就把关于劳作经历的作文写完。

老杆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难道王福可以未卜先知?

到了第二天早上,老杆带着学生们进了竹林,就看到王福和他身边一堆的竹子。原来王福和他父亲昨晚就进山了,砍了整整一夜。

砍完竹子连觉都没睡,王福连夜就把作文写好了。突然之间,老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些迷茫。

孩子们缺少的不是文化,也不是努力学习的干劲,而是一种稳定的生活和崭新的未来。

老杆承认自己打赌输了,于是把字典送给了王福。

而王福认为自己作弊,没有手下字典,而是在放学后在老杆的宿舍里抄字典。

大家都劝王福别抄了,可他根本不听,抄完之后饭都不吃就离开了。

他的父亲不会说话,他还要赶回去帮父母干活。

终于,老师和学生的打赌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

特地派人过来巡视老杆的教学任务,听说他没有按照课本教书,还每天带着学生们唱歌,非常的生气。

几天之后,老杆被赶回了生产队。

离开那天,他把所有的行李都装好了,但是将那本字典留了下来。

他在桌子上还留了一句话:

王幅,今后什么都不要抄,连字典也不要抄。

而那天,恰好是学校组织学生烧山的日子。

漫天的浓烟,老杆分不清到底哪条路才是回去的路。

虽然这一部电影是陈凯子早年的作品,不过还有一个人要提,就是顾长卫。

他作为这部片子的摄影,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绝美的镜头。

火烧山的背景,老杆渐渐模糊的身影,看上去有一些悲凉。

七十年代,太多人背负上了时代的印记。

陈凯歌面对那个时代,并没有选择什么特别轰动的事件。而是选中了老杆,一个有知识有抱负,却只能在人生中迷茫的青年。

关于他的思考,他的努力,他对未来的期望。

电影除了有理性的思考教育、文化缺失和社会影响,还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这份淳朴和深刻,在现在的电影中很少见了。

当华丽的辞藻和画面充斥着屏幕时,不禁开始怀念一些老电影里的纯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