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世界简 • 茶

在如约茶事上我看到了7位来客,但为什么茶盘上只有3个茶碗呢?

2019-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TEA茶香一室

在朋友开的一次如约茶事上,我早早的就到了,所以就开始数来客的人数,1个,2个,3个,4个,5个,加上我和朋友一共7个人。很快朋友就端着一个茶盘走了出来,然而我猛然发现茶盘上居然只有3个茶碗,本想出声提醒,但我瞬间想起朋友一直都非常严谨,而且进来的这几个人也一直没有说话。窗户开着,阳光洒进来,但我却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心想:难道朋友只能看到3个人,那为什么我能看到7个人呢?

突然,朋友出声道,“为了保证茶汤的品质,我们就只用3个茶碗。毕竟茶性俭,不宜广嘛!”,之后大家便开始轮流品饮茶汤。看来这只是一场虚惊,那么朋友在如约茶事上说的茶性俭,不宜广是什么意思,这跟他只准备3个茶碗又有什么联系呢?

茶学精髓“茶性俭,不宜广”

“茶性俭,不宜广”是陆羽倡导的茶学精髓。“性俭”不仅是指茶的有效效能会因煮的水过多而大大地减弱;也是指斟茶的碗数不宜过多,以确保茶汤的精华。第二点被后人加以总结为“饮茶以客少为贵”。

陆羽重视的是茶汤的质量,至于碗数的多少,茶汤的分配,他主张最多5碗。品饮时要趁热饮用,因为茶汤的精华“沫、饽、花”是浮在茶汤表面的“英气”,如果冷了,“英气”就会消散,饮用就没有滋味和意义了。

何为“茶性俭,不宜广”

“茶性俭”的“俭”,其实是贫乏、薄、少的意思。煮茶的水要适中,要使茶汤香醇浓烈。水过多,会使茶汤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减少,大大降低茶汤的滋味与效用。饮茶不单单是解渴而已,其提神醒脑,以及其他对人体有益的效能是茶为世人所喜爱的主要原因。如果水过多使茶滋味变淡,有效效能降低,则会变得与饮水无异。因此,水不宜多。

后世提出的“饮茶以客少为贵”,其实是延伸了陆羽的“茶性俭”的观点。陆羽并没有明确提出“客少”是品饮茶汤精华的条件,他首先是从茶汤品质来看的。至于茶汤的“量”,则是以“质”的标准来衡量。煮水1升,把茶汤多的分作5碗,少的分作3碗,并且每碗茶汤不过碗容量的2/5,如果来客多到10人,他则主张煮两炉。并且提出在喝到第四五碗时,如果不是很渴的话最好就不要再喝了。“量”是为“质”服务的。

陆羽“茶性俭”的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当代小壶杯的工夫茶将茶性俭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多轮冲泡法可以很好地把握泡茶时间,使小杯茶碗都能尽量做到茶汤均匀,对品茶的色、香、味极其有利,确保每一口都能品到茶的真香。

看来朋友在如约茶事上只准备3个茶碗,是为了保证每一碗茶汤的品质。品茶品的是茶的滋味与意义,所以确保每碗茶汤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