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悟一点:未雨绸缪

2019-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石阅强

有时候,我把效率看得很重。但是,正是做事的时候,往往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着急了一点。

我给自己限定了时间,要求这段时间内必须完成。恰恰是这些时间内没有完成!

排除杂念,排除外界的干扰。留下纯粹的内心,去搅拌那件事情。你看,就这样的心态去做,都无法突破。还是什么?还是太着急了一点!

有句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平日里未雨绸缪的事情干少了,才会有如此这般经历吧。

哪个叫你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想想,很多个万一的出现了,自己该怎么办?

我好像对这个未雨绸缪一词接触得还是比较早的吧。

这个词,听着平淡无奇,看着就四个字;但是,却包罗万象!

自己不能把自己锁定在一种静止的环境里,生活!我们需要运动。

当然这里的运动,我只的是,对自己的事业未雨绸缪。

正当我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刘原叫我一起去吃饭。我们是同事!

午饭时间到了。

刘原才十七岁,按道理是应该还在读书。没想到的是,他出来开始上班了。

跟我住一个寝室,他叫我叔。

我跟他父母年纪差不多,他父母结婚早。可惜的是,刘林刚出生,两口子就离婚了。

刘原说,那时候正准备离婚,但是他妈怀上他了。没离成,生了他之后,隔了两个月,就离了。

把他扔给了他爷爷奶奶。

他老爸也不要他,他老妈也不管他。

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直到现在。

这期间,两个大人都不管他。他的爷爷竟然上法院起诉自己儿子和媳妇儿,到底管不管这孩子!

法院判决下来,十二岁之前由他母亲抚养;十二岁之后,有他父亲抚养。

可惜的是,没有履行他们的义务。

他说,我妈每个月打300块给我爷爷。说这就算抚养费!

一年只打了一两次电话给他。

有次他妈回家看他,那时他才六岁。他跟着他妈,快到中巴车门口的时候,一把被他妈从门口上,推了下来,摔倒在地上。还把脚崴了!

从那以后,他对他的妈开始刮目相看。说道这儿,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眼里充满了辛酸。

我问,你上学的钱哪里来的?

他说,这都是学校特殊照顾。给免了!爷爷奶奶特别伤心,老爸好几年才回一次家!

我问,怎么不读高中?是没考上?

他说,不是没考上,是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想出来挣钱。父母都不管自己,我只有靠自己!

如今,上班的这群人里,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也是家庭生活最悲惨的一个。

没想到这种事情能真实的在我身边发现。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吹牛,不过,我看着他讲述的时候,那种情绪和心情,多半是真的。

有些事情只有,真正地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才会如此动感的节奏。

所以,离婚,对子女伤害是无穷大的!

这种对于个人的感情,未雨绸缪,往往受到牵连的人也是自己最爱的人。自己是释放了,但是,痛苦却给了别人。

表面上,刘原看着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但内心里,他渴望的东西,他没有。

我们东拉西扯一番。

他问我小孩多大了,是不是跟他年纪差不多。我告诉他,比他小多了。还在上幼儿园!

他唏嘘不已,怎么可能?

我说,我晚婚晚育。三十多结婚生子现在占多数!

他说,千万不要学他父母那样。

我说,现在离婚太正常了,看开一点吧。

他说,我以后结婚绝对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你没经历过,不懂。

我说,叔明白。

看着他工作起来,比我们都认真的劲儿,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心态好,懂事。

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想跟同年人一样享受属于他们的生活。可是,怎么可能?

事业上可以未雨绸缪,情感上可以未雨绸缪,但是这件事上,我却觉得这个未雨绸缪有些不太合适。

这应该印证一句话: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很多的可能性会出现!

多年前,我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深入。还跟老罗辩了起来!

没当我说一件事,他就说不一定。

那时候他就开始辩证地看待事情了!他一定是经历了某些事情,才有那样的思维方式。

现在想来,辩证地看待事情,才是最科学的看法。

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变数,不一定。

不能完全肯定一件事,也不能完全否定一件事。

适当的条件下,自会有其存在的必要条件存在。

我又想到我十七岁那年,还在干嘛?那时候还在三点一线式的,机械地运动着学习着。

跟刘原比起来,咱们算是幸运的一批人了!

今天的总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准备,但是,是用在事业上,工作上,而不是感情上。做事不能太着急,计划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