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多陪伴你的孩子,实在不行,也要让书本陪伴他们

2024-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Gabril阿冷

说这句话,不是什么鸡汤,也不是什么个人成长身心灵之类的,也不是什么亲子教育妙招,仅仅是从最无情直观的角度去聊这个事情。

当然,这句话,不适用于对孩子没什么期待,或者乐意不计后果放养孩子,或者能接受孩子长大后不亲近自己、不喜欢与自己沟通等等的家长。

嗯……我猜应该没几个?

但这并不是激将法。仅仅是在阐述事实。

……

多陪伴孩子做一切孩子想做的事,如果是你希望他做的事,那你更需要陪伴他去做。

还有,第一次做某事,孩子们还局促不安的情况下,你也可以陪伴。

(当然青春期的那些“私事”就算了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违法犯罪那都不要干涉)

理由很简单,这能让孩子无论做什么都会想起你,遇到困难也会想起你,遇到新的挑战也会想起你。

——但并不是依赖你,因为你只是陪伴他们,并不是替他们把事办了。这个要区分好。

与此同时,如果你恰好一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父母,那么你的孩子也会成长得跟你们一样优秀。

这比跟他们聊任何大道理都有用。

因为大道理是抽象的,而人脑中最强大的处理器——注意,不是理性,而是感性——是很难进行解读的。

大道理的优点是什么?它微言大义,简单一句却涵盖了极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

大道理的缺点是什么?每个人都会说,都会讲,但每个人都不喜欢听,所以说来没用。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所涵盖的那巨量信息,根本不是听懂看懂它就能顺带获得的。

它所能带给孩子的信息量,不如你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堂最基础最简单的亲子手工课。

甚至远远不如在孩子伤心的时候,你给孩子的一个深情的拥抱。

此外,孩子的感性思维远比理性思维强大,可以脱离理性而自己运作——这也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到逐渐拥有理性光辉(大概是12、13岁)之前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唯一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成长之后,感性思维依然占优的人而言,它就更强大了。

我们的大脑是个懒惰的天才,只要什么事情习惯了,就会懒得改,哪怕那个事情的难度很高,它也能习惯。

因此,与孩子聊天沟通也是一样。你做得越多,他越喜欢与你沟通。

——但切切要注意,沟通不是讲道理,聊天不是批判,还有,要放下你们的衣架子藤条之类的专属武器。

沟通,聊天,都是讲故事,聊感受,聊喜怒哀乐,聊共同爱好,聊……哪怕是聊点鬼故事呢?

让孩子们知道,父母不过是他们年长一些,故事多一些,能力大一点,可以带他去很多地方的好朋友。

而不是每天含辛茹苦赚着血汗钱还一直望子成龙——虽然……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真相就是这样,也无可厚非。

但是,能做到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我们希望孩子们有的品质,也是孩子们敢于和我们沟通的前提。

……

当然,现代人工作忙得连生活的没有,甚至连自己的心情都没法照顾,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精力陪着孩子?

那么,就让你们唯一的下位替代去陪伴他们:书本。

不要找什么成功学名人名言伟人传记之类的书本,这些他们不会看得懂,到看得懂的时候也没用。

就找有趣的,好玩的,能把他们吸住的书。

简单来说,带图画的,精美的,强故事性的,就是最能陪伴他们的书。

——不如说,是最能陪伴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书。

在书籍的海洋之中,他们会慢慢发现自己最喜欢看什么,开始有了倾向。

这才是我们需要开始引导的时候。

同时,也是帮他们排除那些低俗无益书籍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是,神仙志怪不是低俗无益,商业化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也不会是低俗无益,那些鬼鬼祟祟不能光明正大公诸于世的,才是他们这时候绝对不能接触的。

不管是什么书,都是能提供大量信息的书。

不一定是什么人生道理,但一定是饱含情感的书。

这种情感会一直滋养他们,成为他们成长最好的养分。

……

那么,该如何引导他们看好书呢?

陪着他们一起看!

恭喜你,你发现了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和孩子都不会意识到一丁点“教育”这个让人闻之色变压力山大的词。

毕竟,真正在履行教育职责的,是人类跨越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这不比我们区区一个未必跨得了百年的爱情结晶来得靠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