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大学里为学生会付出四年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如果我们去知乎搜学生会这个话题,会看到许多人不同的看法与感受,从开始是否选择加入,到是否选择留任,到最后离开时的些许感悟。
对于初入大学的孩子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全新的生活环境,自由的生活状态,于是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时候,类似于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就好像是我们证明独立或者成熟的一种象征,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加入试试看,随着年级与换届的进行,能够一直留到最后的会是那些老师口中的佼佼者、同学眼中的崇拜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那些留到最后的人就真的能力出众、品德兼优?
校招面试时并不会因为以前学生职位的身份便优先录取,毕业后就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学生们自以为是“呼风唤雨”的感觉,可是那个他们为之付出了四年青春的地方就真的什么也没有学会吗?
当然不,除去那些基本的办公技能,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社交了,我也曾经听过一种说法:大学学生会约等于大学社交。
如今的大学生是赶上计划生育的一代,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兄弟姐妹的陪伴,朋友社交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够永远独自一人生存下去。
四年的青春年华,四年的大好时光,总是会有感情的,只是这四年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
小A是我身边一个特别的例子,他深爱着那里,四年中除了宿舍,办公室是他待的最久的地方,他熬夜修改策划书,逃课汇总表格,周末瞪着活动彩排,这些对他都是家常便饭。
也是因为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毕业后也与此为目标,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但学生工作毕竟是学生工作,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天壤之别,他在学校中学到的对目前的工作来说就如同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
其实,真正为大学某些组织付出过的人都知道,像小A的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那些有了四年的经历日后一点用都没有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也有人说:我付出不为日后的用途,只为眼前的欢喜。
两种说法各有利弊,无论哪一种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内心的无悔。只是我们都要懂得,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应该抛弃所有,因为生活该是多姿多彩的,不该是单一无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