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令人愉快的峰值时刻大致包含4种因素:欣喜,认知,荣耀,连接。
瞬间思维的3大核心:转变事件需要凸显(如入职第一天、新婚之日、购买房产);里程碑事件需要纪念(如整十岁生日、第10万个单词、第100本书);低谷事件需要被填平(如对旅客抱怨的应对服务超出预期、丛林大冒险式的核磁共振仪、丧假时的关怀)。
一、欣喜时刻
相比于剔除不满消费者的打分,增加较满意消费者的打分能多带来9倍的收益,因为:1,较满意区间的消费者数量更多;2,较满意跃迁为很满意的单个收益增幅,大于不满意跃迁为较满意。但是不能完全不顾那些不满的消费者,因为坏比好更有威力,人总是对负面信息耿耿于怀。
该理念同样适用于家庭生活,我们往往会一心忙着“将消极变量减少到最小”——按时送孩子上学,处理繁忙的家务事,不让兄弟姐妹间的口角发展成轩然大波。但是,在增加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变量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否投入了足够的精力呢?一种普适的积极变量方法是:增加随机性,打破脚本的预期。
“这就是人生的一大陷阱: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而我们还是没有进行那场早该进行的对话,没有为我们的学生打造出那个峰值体验,没能领略北极光之美。本应在山脊上攀登的我们,却选择在平地上踏步。”
“记忆隆起”现象:15-30岁这段人生在记忆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有很多第一次,产生的新鲜感能让时间感知变得缓慢,而后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老套和缺乏新意。最难忘的岁月,已然逝去。
二、认知时刻
被现实绊倒:村民随地大便的后果就是,通过苍蝇的传播,村民吃饭就是在互相吃屎;老师按课本章节规划的教学大纲,与他们口述希望学生达成的教学梦想,相差甚远。
被现实绊倒后的真相是作为听众的人们自己发现的,这使得采取行动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
突破自我能带给你的不是成功,而是学习和成长。这必定是一种自我认知,必定能让你得到生命中最重要也最让人烦恼的问题的答案: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又能承受什么样的代价?
三、荣耀时刻
如何才能打造荣耀时刻呢?方法很简单:努力工作,投入精力,你会变得更有才华,也更有成就,而这些成就反过来又会点燃你的荣耀感。就是这么简单。但上述方法有个必要条件,就是荣耀时刻很多都与认可相关,需要有人注意到你的才能。
表达感恩会让施恩者心情愉悦,但这一做法同时也有一种“回力镖”效应,即让表达感恩的人也感到振奋和鼓舞。
在稍早于每30分钟出现的阈值时间点完成马拉松的人数较多,如3:00、3:30、4:00、4:30、5:00。这就是里程碑效应,眼看终点还有1英里,这些精疲力竭的跑者打开了自己的再燃装置,因为他们无法忍受秒表上的时间超过4小时。
人类天生倾向屈从于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人人都把红色的幻灯片说成橙色,那么我们就会认为是自己判断失误,从而改口说成橙色。但此时即便只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向大多数人的观念提出挑战,也能为我们壮胆,我们不再形单影只,也没有失去理智,如此一来便敢于将红色的说成“红色的”了。启发:“接触少数派的不同观点,即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仍然能够促进人们独立思考。”
四、连接时刻
笑是一种社会性反应,它与人际关系的联系要比与幽默的联系更为紧密,我们的笑是在表明:我跟你意见一致,我们都属于这个集体。许多峰值时刻都是大家共享的“带笑”的社交时刻:婚礼、生日派对、毕业典礼。
任务和使命的区别:
· 你为什么要打扫医院房间?“因为这是我上司给我布置的任务。”
· 为什么?“因为我的工作能维持房间不变脏。”
· 这一点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会让房间变得更干净,更怡人。”
· 这一点为什么重要?“因为这会让病人们舒适而快乐。”
“让病人们舒适而快乐”就是使命,基于这个使命,就会有创新自主的空间,如主动和每一位看上去渴望与人交流的病人寒暄几句,虽然这并不在任务清单上。
情感科学的核心组织原理:当我们感知伴侣对我们有所回应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就会更加坚固。(这里的“回应”包括理解、肯定、关心)
《死者的遗憾》里列举的5个最常见遗憾:
1、真希望我能有勇气过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而不是按别人对我的期待而活。
2、真希望我工作没那么卖力。
3、真希望我有勇气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4、真希望我能和朋友时常保持联系。
5、真希望我能让自己更快乐一些。
附、创伤时刻:巨大的痛苦能带来巨大的收获
本书的最后一段话:“经历了阿伦的出生与去世,我成了一个更加敏感的人、一位更加深得人心的犹太教牧师,以及一位更加善解人意的神职人员。但是,如果能换回儿子的生命,我会不假思索地将这一切收获全盘放弃。如果能够选择,我会摒弃一切因为这段经历而降临在我身上地精神成长和升华 …… 但是,我无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