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痛苦

2016-12-31  本文已影响74人  zerostyle

“当你受尽煎熬,饱含痛苦的那一刻。你才是最真实的”——《西部世界》

今年的总结用这部神剧开篇,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今年最好的剧,而且出现的时机无比恰当。

这一年里,大部分时间待在北京,小部分时间待在广州,在杭州待了个把月时间,其余时间零星地在天津、南京、济南出差,频繁地在京穗两地奔波,累计下来行的路早已超过了万里。有时候总期待着在一段不寻常的时期迎来改变的契机,然而现状却是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在疲惫的旅途中匆匆转场,节奏太快根本不会给你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弥补遗憾。所以,痛苦是贯穿年度剧本的主旋律,年初劳碌年中乏味年尾劳碌,唯有这个词不离不弃,紧紧相随。

粗粗总结了一下,造成痛苦主要来源大约有三:

1.能力和目标的差距

2.期待和结果的差距

3.欲望和所得的差距

简而言之,就是认不清自己带来的后果。如果我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未发生任何改变,我会过得比现在舒服。我可能会买台单反,去拍些看着好看的照片,可能会不时写写文章,策划一些活动,不会考虑更多事情。然而现在,我把自己变成了一架小齿轮,一台彻头彻尾的机器。不去评判这种改变的好与坏,我只想投入其中去体验——体验那些无法通过阅读和书籍给予我的东西。

以下摘录了这一年以来深深被刺痛的一些字眼,每一点都像一根刺扎在心上。写下来的目的就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辙——上帝再不会免费赠送机会了。交过的学费不能白交,于是在这又一新旧交替的时刻,重温这些,希望作为成长路上的记录。

嫁衣裳

这是发生在我同事身上的事情,虽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但是对我的感触很深刻——他今年整个换了个人,沉重的压力让他性情都发生了变化,处处提防,处处小心。虽然身处这个行业如何谨慎都不为过,但是看到人在环境下发生了这样的改变,于自己来说仍是心有戚戚。简要回顾一下,这个项目前期投入巨大——一个顾问跟了几乎一年的时间。但最后被人抢标了,抢标的原因和客户内部的斗争有关系,另外也有贿赂的因素。然而可怕的是同事被客户干系人绕着圈子地玩弄,每次讨论都被带着节奏走,最后被一脚踹开——连同整个区域市场的拓展全中止了。从头到尾让我想到一句谚语“为他人做嫁衣裳”。更可怕的是过程中并没有觉察。我有时候会暗暗想:如果是我来处理,会不会也是一样的结果?要去和成人的世界掰手腕时,每一个细胞都要调动起来感知危险,这是第一根刺。

拖延

这是我自己犯的错误——惯常处理问题散漫而随意。3月份提出的需求并没有花费精力好好梳理和确认,一直被客户闲散的节奏带着走。然后到了9月份,一下子出现的各种事情打乱了原来的计划,这个项目白白错失了当年申报的机会。对客户内部关系判断失准和风险意识的欠缺导致了这个低级错误,没有任何“原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借口,苦果只能自己品尝。“你永远无法预知明天会有什么事情”,所以,今天可以处理的问题,今天就要处理掉,不要等待明天。这是第二根刺。

这是最痛的一根刺,当时项目情况非常紧急,我在北京回广州的当天才知道有这个项目,4天后就要交差——这4天中有两天我还要安排去处理别的事情。而且当时已经疲惫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足够的意识判断其中的风险了,结果就是,所有的工作自己揽下来,没有拒绝项目上马后埋头做,埋头做......埋头做到早上5点——创造了公司的加班记录。回家睡了一个多小时后,赶到萝岗开发区去见客户。然后被告知项目质量非常差,当晚继续加班。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悲愤交加,自己用生动的事实证明了所谓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彻头彻尾的自欺欺人。最后被戴上“做事不聪明”的帽子也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谁叫你开始不说清楚。项目最后被腰斩了,而我像噩梦般地摆脱了这个项目。如果说有什么教训,那就是从这件事中发现了自己全方位的缺陷——做事方式、判断、性格,和这些缺陷带到工作上的后果。所有的路上都布满了坑,你的每个缺陷都在引导着你往坑里面走,也许是你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整个团队,一个只会冲锋的将军不会是一个好将军,一个能带着队伍绕过坑的将军才是好将军。

表象

这件事发生在年底——离会计年度还有两周的时间。突然接到合作伙伴的消息要去山东完成一个投标:有一个客户年底有结余的资金,希望在明年压缩预算之前把钱先支出去。我开始用了极大热情去面对,然后紧急调派人手,把内蒙的项目往后推延。然而,到了客户所在地感觉事情不对,对接人并不是客户直接干系人。我们费了不少精力跟他讲清楚了产品,项目的关键点并约好和直接干系人见一面,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最后换来的一句回复:今年暂不考虑,等待明年立项。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当了冤大头,这里面全是浑水。对于我自己来说,虽然只是多喝了两口浑水,但是在这一年的将终,仍是不轻的一根刺:从轻信到轻判,从轻判到轻行。莽撞往往伴随着欲望的释放——我太想在当地扎下根基了。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各种因冲动带来的后果,并不是因为别人,根源实在在于你“想要”,放大了预期收益,自动无视了风险。

时间

今年用于丰富自己——看书、看电影、看世界、学习、娱乐的时间,压缩到往年的20%以下。当然一半原因是实在没时间,另一半原因是自己想放下书本。上帝剥夺你的一件权利,只是想你看清楚他对你多么重要。所以,感谢上帝,我得以从中看清自己糟糕的时间管理、目标感和风险意识。当所有事情都挤在一起时,你必须要学会判断哪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一次判断不对,那就下次判断对了。再判断不对,那就第三次。第三次还不对,对不起只能出局了——但通常上帝并不会仁慈地赠送前两次学习机会。这也是以前没有机会面对的问题——会出局意味着你和你的团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我以前从未好好思考时间和我的关系带来的恶果,过于随心的生活淡化了自己的时间感,以前往往是用时间填补了坏的选择造成了后果,现在时间不足了,就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慎之又慎。

被观念束缚的人

我想想这个词换个更好的说法应该是“我知障”。听到这个词早在第十期约读上了,但从知道和做到却要等上一个年轮的时间。我原以为读书是对抗浮躁的一种途径,然而有的时候读书带来的是另一种浮躁:他让你不必去根究真实,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上满足了你对知识、经验、观念的获取。比如:妄图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别人10年的精髓学会。这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同时也是注意力分散的根源:我们希望获得更多,那就只能在一个点上浅尝辄止;我们希望获得更新鲜的,那就只会在最吸引我们眼球的上面花费精力。最可怕的是当这些观念带到行为层面,我们要为脱离真实付出代价,傲慢总是和无知相伴的。所以我现在听见在事情一塌糊涂后口中轻吐出“我以为”三个字的,恨不得拿小鞭子抽上去——这就是从坑里爬出来的人天然的怨念。

《西部世界》第一季最后一集,看到william的转折,看着他从一个坚信善良与爱,内心柔软的年轻人,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坚硬无比的老头子,从失败的弱者到成功的强人,还有那句:“这里让我发现了真实的自己。”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悸动。我原来也以为自己是个云淡风轻的人,后来才明白那只是因为自己一直身处一个压力不足的环境下。没有在欲望的深渊里面转一圈,就羞于说自己完成了世上的历练。我们总是容易被一些美丽的辞藻,动人的画面所触动,但是从这个触动开始,恶魔就已经按下了开关。我们总是对人这个物种——对别人和自己过度地信任,轻信人的善良,轻信人的道德,轻信人的美好,而很少去考虑人作为一个对环境适应力极强的物种,当人受到威胁时,当人处于情绪中时,当人处于上升阶段时,当人处于下行阶段时......在环境的变化下会有些什么不同的表现。如果只是一味地坚守自己的本心——你的本心就会迷惑你自己。就像有个师妹对我说:“我原来以为自己是经得起诱惑的,但是我错了,那只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自己更喜欢的人。”

如果说以往对自己的探索,更多地是在“信而不修”的层面,更多地满足于自己的“知道”。那么今年,我庆幸自己走在了“修”的道上。我从8月份决意要放下书本,放下那个自己想象中塑造的“我”,放下“我知”,去和更多的人,更丰富的层次的人去接触,去交流,去碰撞。一年的磨练反而让我沉下心来,放慢脚步,告诉自己:“在成长这条路上,欲速则不达。”

最后,借用桃子的文为今年作结:

“人生处处是道场,动心起念皆修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