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的书都怎么来的?
准备搬家,打包书架上的藏书,两大箱一小箱。
母亲进门,「你买这么多书,是怎么想的?」
「没怎么想啊,因为想读,所以就买了。」
「他们读研究生、博士生的也没你书买得多。」
「学历高低和读书多少又没关系的咯!」
「高学历赚得钱多呀!」
我没有接话,默默整理书籍。母亲的意思很明白,读这么多书又不能帮你赚钱,读它做什么。
「是啊,当初是如何购入这些书的呢?」我不禁在心里自问。
从小似乎就有爱看书的倾向。最早记忆可追溯到三四岁时的画册,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上小学,身边也没什么好的读本,新学期头一天,便会把语文课本一字不落读完,也因此,之后的语文课老是走神。再后来,已经上大学的哥哥姐姐会带给我一些书,记忆深刻的有哈利波特系列和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等人的传记。
有趣的是,哈利波特系列读了不少同人本,如《哈利波特与黄金甲》、《哈利波特与瓷娃娃》,那时候以为都是J·K·罗琳写的呢。现在回忆,具体情节已经模糊,印象里觉得故事写得不比正版差,哈哈。
中学时代,零花钱多了些,有机会去书店买自己想看的书。当时网络文学刚兴起,看了不少网游跟玄幻小说。现在也还时不时追一两本网络小说,比如最近完结的《择天记》,这种每天追着更新的阅读体验也十分有趣。
真正大量看书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空闲时间多、亦是人生问题接二连三的阶段。进入大学,好像跨过了一道分水岭,忽然间开始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自然而然的,找来各种传记读。毛泽东、曾国藩、丘吉尔……把图书馆里感兴趣的人物传记大扫荡一番。现在逛书店也总爱在人物传记的架子前停下脚步。纵观他人的一生,发现想要成事,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恒心,一是气运。就像某人说的,「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如今社会上很多人热衷成功学和方法论,这类人多是躁进急就。多了解些他人成功的经验固然没错,但若是因此以为成功有捷径可走,就大错特错了。
读完一本传记,就好象经历过一场人生。一次次生死轮回之后,自然而然对人活着的意义产生了困惑。于是对哲学发生兴趣。找来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不懂。便找来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想着对于哲学的历史有个纵览,会有助于之后的理解。读这些哲学著作,整个人陷进一种虚无主义之中。大概是因为一个人瞎琢磨的缘故吧,十分可怕。
那段时间,情绪一直不怎么好,后来不敢去碰哲学类的书,开始读一些小说,国内有沈从文、汪曾祺、鲁迅、路遥、莫言等人,国外有卡尔维诺、毛姆、三位短篇小说大师、博尔赫斯等。印象比较深的是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喜欢里边的女主,也读了《三体》。当初读《三体》,没觉得怎么好,后来《三体》在某些互联网从业者吹捧下,火遍全中国,甚至一把火烧到国外,有点意外。叹服第一个把降维打击概念运用到商业故事中的家伙。
小说并不能解决困惑,所以只是暂时的过渡,之后又回到求索答案的路上。既然身陷虚无,那就去读历史。解铃还须系铃人嘛。于是读世界史和中华史。翻阅史书,一个个鼎盛王朝和伟大帝国在指间灰飞湮灭,不仅没减淡虚无感,反而有所加深。其实,虚无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只能多多告诫自己,活在当下,当下的每一时刻都是真真实实的。
那以后又转入中国古代思想,周易、老庄、孔儒、释禅以及心学。北国的冬天,茫茫大雪,坐在温暖的图书馆里面 ,心灵跨越时空,与先贤思想碰撞。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段幸福时光。至此,读书于我不再是某种功利的行为,而是必需。和空气、阳光、水,是一样的。
这时候,我不再因为某些具体的问题找书来读,而是出于好奇心。比如因为批判性思考这么一个概念,引出关于思考方法的书、逻辑学的书、如何阅读的书、如何提问的书等等。因为好奇,于是探求。
好奇心包罗万象,人工智能、历史疑云、热门小说,以及许多早有耳闻却不曾读过的经典。书架上的大部分书就是这么出现的。
好奇心来背锅。
「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