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连载历史

【连载26】《道德经》笔记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26人  卓晓华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

去除圣与智,百倍利于人民;去除仁与义,才有真正的人际和谐;去除机巧和和利益,才能摆脱犯罪。这三者,靠文书是不够的,还要让人心有所归属:认识到万物本源、本质,减少杂念和欲望,改变学习认知模式去掉忧虑。


评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中国最大的圣人非孔圣人莫属,但《论语》一书中的孔子明确反对把他自己称为圣人,他还明确表示,他压根就没有见过圣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①

孔子是怎么变成“圣”的呢?

热衷集权的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后,儒家渐渐被改造成了帝王御用学说的。正是在这种御用化的过程在,孔子被请进了庙里,供上冷猪肉。

孔子圣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儒家异化史。

老子极有先见之明反对这种树立圣人的举动。

老子希望人们开启更高的意识维度,而不仅仅是利用原来的聪明才智。


与孔子比较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第四》)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心怀土地。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心怀利益。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第四》)

翻译:孔子说:放任的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有很多怨嫌。

类似的还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

评注:君子是统治者,不只要关心国土和实利,还要关心道德礼法。只知道关心利益的统治者是对真理缺乏基本概念,其统治也必然是笨拙的,一个只讲实用主义的国家是难以治理的,也是危险的。(参见附录对实用主义真理标准讨论一文)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所谓“仁”,也即人情;所谓“义”也即义理、道义。可简单化理解“情感与理智”。

在老子看来,如果体验过“道”,就会对我们现在的“情感与理智”有重新的认识。作为普通人,我们因为所具有的“情感与理智”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作为“超越者”,老子对我们现有的“情感与理智”并不看重。

当我们的大脑形成情感与理智,也形成了自我观念、主体意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了主体与客体、他人与自我的区别。理智和情感的发展的确使我们不同于动物,但我们的问题也相应而来。

比如儿童在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自私的心理。

情感也往往是具有排它性的,情感也必然影响到利益。这就造成了各种情感关系之间的冲突,比如婆媳冲突。它实际是后建立的夫妻感情与天生的母子血缘亲情的冲突,这时候,种种显得不孝慈的行为就容易出现。

这是我们现有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的后果。

所以老子说:只有当某一天,我们超越了现有的情感与理智,我们才有真正的人际和谐。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庄子常拿孔子开玩笑,其中有一个孔子与强盗的故事。

盗跖是个横行天下、侵暴诸国的大盗头子,他“窃室入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孔子和盗跖的哥哥柳下季是朋友,便主动请缨去劝降他。

盗跖正在吃人肝下酒,听说孔子来了,颇为不悦的说:就是那个机巧伪善的孔丘啊,他到处摇唇鼓舌,擅生是非,迷惑天下君王,误导天下学生,心里想的就描取功名利禄。快让他滚蛋,不然就把他的肝拿来下酒。

孔子说自己是他哥哥的朋友,好不容易才见到了盗跖。

孔子先夸赞他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又勇悍服众,实在是该封侯称王、享尽荣华的人杰;接下来,孔子又说:现在以将军一表人才,却被人称为“盗跖”,我孔丘私下也为将军感到羞耻不值啊。如果听我孔丘的,我孔丘可以为将军游说四方、封邦建国,做一个万人敬仰的杰出青年政治家,岂不更好?

盗跖大怒说:好你个孔丘,敢把我当成一般愚夫愚妇来戏弄,从黄帝开始,到尧舜禹汤、到你孔丘特别崇拜的周文王、武王,都是些“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之徒,你孔丘却给他们树碑立传、用虚假的言辞和行为去迷惑天下人,你不过是想求富贵而已,还有比你更大的盗贼吗?天下人怎么不称为你是大盗而称我是大盗呢?你到处误人子弟,还自以为道行很高,再不滚蛋,我就把你的肝也拿来下酒。

孔子吓得“茫然无见,色若死灰。”③

盗跖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但盗跖最一针见血的地方就在于:自从黄帝开始,到尧舜禹、夏商周,中国从原始部落进入文明社会,实际上是建立起了一种更复杂、更强大的超级暴力。

盗跖就是早期的农民起义军。

中国今天的历史观认为“黄巾军”、“绿林”、“赤眉”、“太平天国”是农民起义军,而过去的历史书都称为“盗寇”。

说他们是“盗寇”,这是历朝统治者和当时一般老百姓的共识,说他们是“盗寇”就是当时世俗一般人的“道德判断”,而这些“盗寇”的产生,岂是可以简单用“犯罪”去理解的?

老子认为,建立在技术与商业基础上的社会文明与“盗贼”有必然联系。技术和商业文明的社会天生就有巨大的负面问题。

巧是工巧、科技、技术,利是财货之利、商业,这些在我们看来都是进步,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要素。

我们的对技术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科学家并不关心技术带来的全部后果,更多的时候,技术的研发者就是为是利益的实现;农药的发明者并不关心这些化学制剂是否会带来长远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商人更是以追求金钱为当然目标。

这就是“巧与利”,这种基于对实用技术和实际利润的追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的社会的繁荣和享受也离不开这些;但不可否认,这与技术和利益的追求也具有极其疯狂的一面,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道德问题是复杂而深远的。

比如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贫富分化的加剧,犯罪问题的加剧。犯罪问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罪犯的过失或主观故意,它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按马克思的观点,国家司法等暴力机器,就是一个阶级用来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此语不乏合理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必然动用暴力机器去镇压。

镇压盗贼亦是如此。

也因为老庄们对“盗贼”有如此的看法,东汉末年,信奉道教的人开始用道教来反抗统治者。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都信奉道教,在黄老思想的影响下,张角创立了早期道教派别太平道,并最终蕴酿了黄巾起义。

老子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其实可以理解为:只有当我们超越了今天以技术和商业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力,超越了以技术和商业为基础的社会文明形态,我们才能摆脱犯罪等社会问题。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光有以上三种提议还不够,所以还要让老百姓的思想有所归属,回归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上来。

前面老子提了三种我们文明中的问题,此处又提出三种解决方案: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与“见素抱朴”是相对应的。

素,没有染色的丝,引申为本色、本质。形容女人没有画妆叫“素面朝天”。

朴,原木,没加工的木头,也是指本源、本质。

见素抱朴,也就是要通过内观静修,去体验万物本源的大道。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与“少私寡欲”是相对应的。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仁”是人性、人情,可简单理解为今天所说的情感。“义”是义理、道义,可简单理解为今天所说的理智。

少私寡欲:减少主观意识,减少自私之心,减少欲求。

这是想要体验大道应该做到的,但老子并没有说“禁欲”,他只是说要“少”。

“绝仁弃义”就是超越我们现在的情感与理智,超越我们现在的思维模式、人性状态,所以要“少私寡欲”。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与“绝学无忧”是相对应的。

“巧”是工艺、技术、科技之类;“利”是财货之利之类,巧利代指我们现有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形态,老子反对将社会文明完全建立在这些有限理性基础上。他认为我们只提倡“为学日益”不对,还应重视“为道日损”的求道方法。(参见48章)

“绝巧弃利”就是要超越我们现有的这社会生产力形态、社会文明形态,所以要“绝学无忧”。

总之,老子的提议就是要让人们修练大道,只要人们见到了世界的本源和真相,人们自然就有了精神寄托。


与孔子比较

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第十二》)

翻译: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对出国内越来越多的盗寇感到头痛,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如果你不那么贪婪,就是奖赏人们去当盗寇,人们也不会去。”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翻译: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如果我把那些不听话的人杀了,以此来使人民听话,怎么样?”孔子说:“治国施政,何必用杀人的办法,你只要真正想着善德,那人民自然也会善良起来,当政君子的德行就像风,小民的德行就像草,风吹草上,草自然会倾伏。”

评注:孔子教训鲁国执政贵族季氏的这两段话说明,孔子认为盗贼问题实际很大程度上是由统治者引起的,统治者不那么贪于货利,那老百姓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被逼上梁山。治理犯罪问题不能只靠刑杀,要靠统治者自身的德行。

注解:

①《论语•述而第七》:“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第七》: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②《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③出自《庄子•盗跖》。

作者:熊川

作者首次连载,文章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我的简书或者微信公众号:xiaohuazhuo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 a9��T�srb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