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国学经典

《中庸》(三十二.诚意)

2019-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袖舞清风666
《中庸》(三十二.诚意)

                                    题解


        此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指性之全体,如仁等。这二者都需要高度的诚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大经”理顺了,“大本”立起来了,“大本”的核心——仁,也十分笃实,像渊水一样深静,像浩天一样广博,这样崇高的道德自然会独自挺立,无须依托任何东西。这是只有已达到和天同德的圣人才能了解的道理。全篇极力形容“至圣”和“道”的同一。

《中庸》(三十二.诚意)

                              原文(译文)


        唯天下至诚(1),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2),立天下之大本(3),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4)?肫肫其仁(5)!渊渊其渊(6)!浩浩其天(7)!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8),其孰能知之?

《中庸》(三十二.诚意)

        (惟有天下最诚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大纲,树立天下最根本的道德,知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除了至诚还有什么可依傍的呢?至诚的人,他的仁德是那样的诚恳!他的思想像潭水一样深沉,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假如不是确实具有聪明睿智通达天德的人,又有谁能够知道这个道理呢?)

《中庸》(三十二.诚意)

                                    注释


(1)至诚:最诚。

(2)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缕,这里引申为治理。大经:常道,如五伦。

(3)大本:根本的德行,如仁义礼智等。本,根本。

(4)倚:依傍。

(5)肫肫(zhun):与“忳忳”同,诚恳的样子。

(6)渊渊:静深的样子。

(7)浩浩:广大的样子。

(8)固:实在,真实。达天德者:通晓天赋美德的人。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三十二章。(上面一段是第三十二章。)

《中庸》(三十二.诚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