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张爱玲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你比烟花更寂寞》。
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为轴,记录了张爱玲的一生。我是个怪人,不是很爱看小说,对于枯燥的东西反而有一些兴趣,一旦沉沦于一部作品,便如饥似渴,强烈的占有欲想要吞噬它,这是病,不想治。
那句“出名要趁早”已经紧紧和张爱玲捆绑在一起,可是又有几人去探过究竟。世人只为出名,我们拼了命的追,也不及张爱玲幼年时的才情。每一个有名的人,都是饱受争议的,张爱玲亦如此。我们太习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看世界了,在我们没有办法自己去寻找真实的时候,我们只是听说,听别人说,想要知道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太难了。那些活在公众视野范围内的名字,杜撰了多少传奇的人生,其中有多少莫须有,是为了搏人们的眼球。
张爱玲的人生烟花之璀璨,是因为她在文学上的造诣匪浅,可是她却比烟花寂寞,那就是她逃不掉的家庭背景和让人唏嘘的爱情。张爱玲,出生在有名望的大家族,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清朝名臣李鸿章长女李菊耦,父亲张廷重是张佩纶和李菊耦的独子,母亲黄逸梵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女儿。这般的名望,让人钦羡。女子本多情,但是张爱玲却生性孤冷,傲然孑立。
张爱玲生在这样的家庭本是幸运的,可是现实呈现的效果却这般不幸。父亲的守旧和母亲的新思想就是如此对立的存在着,无休止的争论,便是这场新与旧的博弈最好的表现方式。母亲是勇敢的,敢于离开这般安稳的人生,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父亲是无奈的,唯有鸦片才能缓解自己的苦痛,却不知加重了沉沦,那时候的男人是忍受了不了寂寞的,女人便是缓解寂寞的良药,正好找到了一位喜食鸦片的女人,此乃人生之大幸,两人在吞云吐雾中仿若神仙。大人们顾着自己寻欢,加上后妈的谗言,张爱玲的童年已够“精彩”。
胡兰成,不知道是几分才情,把张爱玲的冷若冰霜融化了,还是他太懂女人,不管是精神还是肉体,随便使用一些小技俩,就能达到精神的共鸣、肉欲的高潮。我能理解爱一个人,爱到骨子里的那份感性是不受任何外界力量支配下产生的,但他们的爱情中,并不平等,张爱玲对胡兰成痴心绝对,胡兰成却把张爱玲作为其中之一,这般不对等的爱情,谁爱的深切,谁痛彻心扉。
数十年亦是匆匆,张爱玲是洒脱的,握不住的沙,就让他顺其自然从指缝溜走,那份不舍,藏在了寂寞的岁月里。结婚,离婚,不过一纸婚约,相爱,分离,只剩一声叹息。
张爱玲还有一段婚姻,相差29岁的爱情,赖雅也是一名作家,作为旁人,永远不会懂他们之间那份相互吸引的美妙,他们许下了爱的誓言,选择结婚。但是这份爱情加重了张爱玲的负担,赖雅身体不好,张爱玲一边要照顾老公,一边还要写作谋生。那孱弱的肩膀上扛着是一份对家庭的责任。
到最后,上天依旧没有眷顾一个弱女子,没有给她一份爱情,一个家庭,还是剩下自己一人和冰冷的房子。忍受了漫长的孤独后,生命终结,骨灰也撒向了太平洋,她的一生这般传奇,可我只是看到了这般悲凉。
张爱玲的作品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每一个拜读过她作品的人,我们无从去探寻她的经历,也无从得知张爱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要在其中妄自揣度,喜爱与否,褒贬不一,是一件太正常的事情,别一味的去追捧,别一味的去排斥,如果一个人能简单的用好坏评价,那这个世界也不会这般复杂。
PS:愿你有一段传奇,享受一份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