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吴军《认知》章节阅读笔记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144人  dfe94f7fc95f

向死而生

吴军先生在父亲去世后,采用不怯不避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最大的也最无可避免的题目。他豁达通透的态度使他免于沉浸在悲伤中,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

“衰老最后体现在人类身体的全面崩溃,就像一面千苍百孔要倒的墙,即使能修好一两个基因,也不过是堵住了一两个小洞,对那面要倒的墙没有多大帮助。

对于晚期的癌症患者,即使新发明一种特效药对他们的病有效,也不过能延长2-4个月而已。因此,医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与其生不如死地多活两个月,不如用这个钱把人生几十年活好。”

只是人们出于孝道,不忍看着亲人离世,仿佛没有倾尽全力的去救治亲人,放任他们离去就是自己的罪过。也许更多的是怕过后会被后悔和内疚的情绪淹没。后悔亲人健在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陪伴,甚至连倾听的耐心都没有。现在亲人可能要永远离去了,那个你认为会默默地一直在的人终有一天也要离你远去了,你会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所以心里那难过、不舍、不甘的情绪会让你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不肯放弃。当然,如果病人自己也有强烈的求生意志,不肯撒手,不愿离开,而你如果没有竭尽所能去挽救他们的生命,感觉就像你亲手把亲人送进鬼门关一样,你无法承受那样大的罪恶感,这也是人们无法放手的原因。

2016年,我的父亲猝然离世,给我的打击直到现在,我还不能说已经完全恢复。父亲从发现病情到离去,前后不过三个月。而在这三个月内,包括2016年之前,我从未想过父亲会永远离开我,而且离开的那么突然。我从未思考过生与死的问题,我觉得父母会一直都在。父亲的死亡,给了我当头一击,重重的一击,击得我痛苦不堪,好几次夜里醒来,发觉泪水早已爬满面颊。

其实父亲的健康问题早就有显现了,只是我选择忽略不见,认为那是小问题,调养+锻炼就能保证他的健康长寿。到后来父亲发病,入院,手术,从ICU出来,住院,我仍然心存侥幸,对他日渐消瘦至落形的形容视而不见,甚至有时还嫌弃他的怪脾气。平时他对我可是一直呵护有加,温和包容的。其实我只是内心在逃避现实,不愿接受他即将离开的事实。而现在想想,真的后悔得肝肠寸断,当时我能做的,我最应该做的,不是逼迫他服用各种药,打各种吊针,而是坐下来,陪他好好地聊聊天,听听他想做什么,想吃什么,想要什么。

父亲走的那晚,我在千里之外的昆明。第二天一早因为广州暴雨天气,飞机无法正常起飞,我坐在机舱里,哭得停不住。等我赶回家的时候,父亲遗体已经被运往殡仪馆了。当晚在家守夜,每隔一小时就要上一炷香,烧一堆金银纸钱。我主动提出要守夜。晚上周围都安静下来后,我坐在铜盆前,将一张张的纸钱点燃,看着黑烟袅袅升起,夹着纸灰在半空盘旋,久久不散。我的眼泪已经干了,人木木地坐着,放佛灵魂随着那乱飞的纸灰湮灭在虚空中。如果纸钱灰能带走我的后悔和内疚,我愿意将毕生的积蓄用来买纸钱,并一张张地焚烧掉。可惜,没有用。

等一切事情都办妥后,我因为无法摆脱内心的无力感,开始接触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和书籍,当时给我帮助最大的,也是触动最深的是一本《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名医生,在书里他写了医疗手段的限制,以及作为一个凡人对死亡的看法。他再书中记录了如何陪伴父亲优雅地度过生命最后时刻的经历。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想我的遗憾和后悔会少很多。

父亲的离去是一个打击,同时也为我开启了一扇窗口,让我开始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人生重大问题。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有任何难以割舍的人事,时间到了,就得一一放下。因此,提前为这一天做好准备,不留遗憾,是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

那如何做好这个准备呢?

1. 思想上接受人终将死亡这一事实。不逃避不挣扎。想清楚当我们在老年的时候,面对疾病可能带来的死亡时,是无论如何都要一试以挽救垂垂老矣的躯体,抑或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好好和这个世界告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以自己的身体条件,过了70岁,就不再勉强自己的身体去承受手术治疗带来的负担,不如采取保守治疗,在剩下的时间里好好地和亲人相伴,为自己,为亲友留下美好的回忆。

2. 列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的清单,尽量早去完成清单上的心愿。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每一天醒来,都要感恩,我还活着,健康地活着。每过一天,都感谢上天,让我快乐地在世间多逗留了一天。

3. 每天抽一点时间,记录感悟和收获,以后找合适的机会和方式,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传承下去。人活着不过是为了基因和思想的传承,所以拿起笔或者打开电脑,记录下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待老了之后,给孩子讲讲自己的故事,父母的故事,上一辈人的故事,将一代代人的智慧传承下去。

有了以上的想法后,我的焦虑感开始慢慢减少。父亲的离世带给我的影响也渐渐减轻。我明白,自己懊悔的是对亲人身体状况的忽视,陪伴的缺失,和沟通的不顺,还有就是逃避成长的痛。

父亲走了,留给我的是成长的指引。与其继续沉浸在懊恼和悲伤中,不如好好陪伴母亲,关心她的身体和情绪,和她,和自己去和解,与内心的巨婴告别,成长起来,成为能够给予亲人关心和爱护的人。

这是生命给我的启示。

致敬生命。

致敬父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