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豆腐
少时不喜荤腥,尤以肉类为甚,夹菜时必拨至一旁,吃包子更是吃皮不吃馅。
然每次看到别人大快朵颐时,也难免喉头滚动,暗吞口水,可真去吃时,却又难以下咽,几次尝试,终于放弃吃肉的念头。
幸而对我来说,还有足以媲美肉类的一种素食——豆腐。
据说,豆腐是由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在无意中制作出的,因此,淮南王刘安也就成了做豆腐的祖师爷。
豆腐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后人的不断创新,时至今日,豆腐的烹制方法已不下千种。
煎,炸,涮,炒,炖,烹制方法的不同,也让豆腐变得五味俱全,总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很是接地气。
不过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见过豆腐的制作过程,虽然也曾在不少文章中读到,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总不及自己亲眼看过来得详实。
现在吃口豆腐要去超市买,看来,想要实现目睹豆腐制作全过程的愿望,是越发的渺小了。不过还好,制作过程虽已不好见识,可豆腐的贩卖过程却是深刻在脑海中的。
小时候,村里每天都会来卖豆腐的,或早上,或傍晚,每逢村子里炊烟袅袅之时,卖豆腐的梆子声总会准时响起,卖豆腐的人基本不用吆喝,只要梆子一响,村南村北总会有大人孩子拿着碗盘前来的。
卖豆腐的梆子与和尚的木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木制,都是空心,或许卖豆腐的梆子要响一些,只有这样,才会让更多的人听到,知道他的到来。
每到此时,家里的小院中就会飘出豆腐葱花的香味……
我最喜欢吃的一个是豆腐水饺,再一个是炸豆腐丸子。或许味蕾早已习惯了这个味道,每次吃这两样时,只觉用的畅快,并无旁人以为的清淡。
家人知我的嗜好,每于包饺子时总是单独给包一份豆腐馅的,过年炸菜时,也会特意备下一些豆腐丸子,以解我口腹之欲。
一直以来,总以为豆腐都是一个模样,这种想法直到认识妻以后才有所改变。
妻是泰安人,她们当地流传一句俗语“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说实话,这白菜和水我是没吃出什么好来,不过豆腐的确有独特之处。
通体雪白,触碰之下颤巍巍的,盛在盘中,洒上葱花,辣椒末,香菜末,淋上酱油麻油,滴几滴香油, 挖一小勺放入口中,麻辣滑嫩,鲜美之极!不过也有它的不足,因为过于绵软,在翻炒时易碎,多用于凉拌。
我们这里的豆腐又是另一番样子,在色泽上要逊色泰安豆腐不少,表面呈淡黄色,但在硬度上却又强很多,不管翻炒还是炖煮,都不易散碎。
春时与香椿芽拌在一起,风味更是独特,放入几根小葱,少许花椒芽,滴上几滴老醋,吃起来格外清爽。
自古以来,豆腐不仅被做成各种美食出现在餐桌上,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许多俏皮话应用而生。
像讲一个人清廉,会说他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说一个人嘴上不饶人,却是心底善良,则是“刀子嘴豆腐心”,就连教训人都有“买块豆腐撞死算了”的话。
或许这些话略显粗俗,入不得大家法眼,那也有风雅的,宋朝有一首《赋豆腐》的诗,里面这样写道:俄惊赵璧全,却讶白石烂。全胜塞上酥,轻比东坡糁。固知滋味长,尤喜齿牙暖。那资糠秕馀,杂糅出肤浅。
可见豆腐不仅物美价廉,而且能俗能雅,既能跻身宴席,又能见于家常,不愧是男女皆喜,老少咸宜的上佳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