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的思维应付不了复杂系统
忘记是初三还是高一了,我读课外书看到一则故事:
一位苦学很多年的年轻人学成要下山,临行前去拜别老师并聆听最后的嘱咐。
老师问:“你下山要如何行走世俗啊”?
学生说:“我备高帽一百顶,逢人便送其一,当可游刃有余”。
老师挺直腰身,训诫道:“你在我门下十年,一身所学足可以实现抱负,万不可干此等阿谀奉承、丧失风骨的事,做人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学生肃然,弯腰行礼,说:“老师教训的是,学生谨记,如今这浊世,像老师这等高洁清正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老师颔首抚须,放心的让学生下山去了。
读完这故事,我拍案叫绝,此后就是依书直行,果然无往不利。
直到不知道多少年之后,我跟人谈起这个故事,无一例外地跟我说:“有用个屁,信的越深,毒打越狠”,然后我就十分不解,为什么会这样?
聊下来才知道,他们都在按照老师训诫执行,只靠自己、从不阿于奉承,梗着脖子以为凭自己的才华,那还不是跟诸葛亮一样,被主公降低姿态请出来,然后羽扇纶巾、青史留名。
然而现实却是无数次的迎头痛击,所以他们就骂,从小读了诸如此类的太多毒鸡汤。
可这故事明明说的就是“高帽有用”,学生备高帽一百顶,离开山门已经送了一顶给老师呀,老师被“高洁清正”“凤毛麟角”的高帽戴的浑身舒爽,而且好话也是情,行走世俗夸人本就是开山利器。
我这一路上来,从戴高帽进化到能瞬间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真诚学习以及赞美,真是无往不利。
反过来,有一句话是我的行事准则:“别人的夸赞就像香水,闻起来沁人心脾、身心舒畅,但绝不能喝下去”。
人的思维和行动很容易陷入到非白即黑的简单模式里,而且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黑白对错、好人坏人,这个本身没有错,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要树立价值观根基。
生物进化是以节省能量生存下来为第一原则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型和行动方式足够简单,不消耗过多的能量。
我们小时候看影视剧的时候都会问家长:“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
家长会笑笑说好的或者坏的,我们就为好的加油,并希望坏的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面对我们的子侄问同样的问题,心有百感却也只能微笑并肯定的给予好坏分明的答案,因为孩子理解不了复杂,要么好、要么坏,哪有又好又坏这样的人?孩子该为哪一方的人加油?
可事实上,成年人在复杂社会中就是会做出复杂的事,可能是好事,也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我们都是普通人,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则来为规范自己的言行,非黑即白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能够让我们更省事,更关键的是让我们觉得更有效率。可很多时候看着更省事、更有效率的做法,会导致最不省事、最没有效率的过程,甚至完全是南辕北辙的结果。
非黑即白的简单模式在社会这个复杂场景中就会力不从心,少有挫折很容易对过往所学产生怀疑、甚至会转化成负面情绪
我们总说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而成熟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思维模式能否尽快地告走出非黑即白、适应复杂。
复杂因为理解不了,才分外讨厌吧。
我们必须适应黑白之间广阔的复杂地带,在处理一个事情的时候,也要抵制下意识的那种简单化的黑白思维的诱惑。
任正非曾说过一段话,我特别喜欢:“一个领导者重要的素质是方向感和节奏感,领导者真正的水平是体现在他能够把握一种灰度,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能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内是和谐的,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灰度蕴含着大智慧。
不仅要有方向而且要有节奏,在不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那也是灾难。
在一定的环境中、在正确的事情做合适的事,这才是境界。
人只能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东西,听见他愿意听到的话,受限于固有的认知。
我们经常看到家庭里发生的冲突,男士求真相、讲事实,女士主要的诉求却是姿态。当男士不停地执着于真相的时候,不停地在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那就是错的,因为他只知道黑白,而不知道家庭根本就不是讲理的地方。
我们对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不愿意听到的话有一种本能的、生理上的抵制,思维和认知就会逐渐地形成一种过滤机制,只吸收自己愿意吸收的信息,就这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的成长进化不是要在人前显摆、证明自己,而是要让自己时刻接受多维信息,促成正向的改变,这就需要刻意训练,让自己保持开放和包容。
认知足够高、足够广、足够深、更关键的足够灰度,才能妥帖的处理复杂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