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四组星辰待推文专题简友广场

春回大地,春……回南天

2024-01-30  本文已影响0人  逸二逸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9期“春”专题活动。

小时候写春天,特别好写。

写鸟儿、写绿树、写春风、写春雨……那时候还能感受到四季的分明。

如今,天气之神对广东的四季貌似越来越随意了,感觉这冬夏之间的过渡不大好拿捏似的。

手一抖,一夜入冬;再一抖,半天入夏。

鸟儿,四季都有。

小时候还能看到燕子筑巢,现在住的环境好了,屋檐下却没了巢穴。

绿色,四季都有。

而且,满地黄叶更多出现在春夏。

我猜,可能像小孩子换乳牙般,萌发的嫩芽顶落了旧叶。

公园一处

春风、春雨,春季独有。

与夏季的过云雨、台风水不同的是,春风和春雨是湿气的王炸组合。

它们独有一种,湿润得既发冷又发黏的室内外温差体感。

室内冰冷刺骨,玻璃“霜雾化”白花花,感官和视觉都让人犹如置身于冰柜内之错觉。

室外温暖如海边的黏腻,早晨更是迷幻的“仙气袅袅”,雾里寻人“两盲盲”。

薄薄的阳光出来,雾气减退,温度升高。

人感觉热了要出汗,春风把汗缓缓吹湿,正如它把晾晒的衣服越吹越湿一样。

春季的节气,大多也是带着水来的,有利于植物和农作物的播种发芽。

春雨也跟春风一样,缓缓的,带着加倍的湿气来轻抚大地。

它会让骑车的人,在是否穿雨衣的抉择中来回挣扎。

穿吧,热;不穿吧,湿。

春风和春雨的王炸组合,最具特色且最无敌的技能,就是回南天了。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而在这个北回归线以南的小城镇里,更像是春回大地,万物回南。

回南天,让人感受生机勃勃之春日的同时,简单的室内外一门之隔,感受“乍暖还寒时分”的“最难将息”。

回南天,让人感受冬去春来,温度回升的同时,感受在空气中浸泡的极致湿度体感。

回南天,让人感受衣服比皮肤更湿滑的同时,感受看着空调、抽湿机、干衣机加班加点工作,引发的那种社畜的心灵抚慰、电费的触目惊心、还有无衣可穿的无可奈何。

于是,这里的春天除了百花的香味,还有独属于回南天的潮湿味道。

如果当初没有在北方生活过,我真的不知道,原来衣服干了的手感并不是发软的。

某一年,大学同学从天津到深圳学习两个月,恰好在春季,刚好又在回南天。

他苦恼地跟我诉苦,所触之处的东西都是湿的,衣服晾不干就算了,还越晾越湿。

我安慰他说:

“兄弟,虽然有点儿浪费,还是买个小的干衣机吧。吹完衣服,就吹屋子,有点阳光也千万别开窗!”

这两天,降温过后回南天接档。

我把抽湿机打开,显示湿度75,吹了半分钟不到,看着数字升到91。忙活了一阵后,瞄了一眼,92。

攒了两大桶的空气水,一时间我竟盘算起这两桶水到底是在水费上赚了,还是在电费上亏了呢?

居高不下的湿度

抽纸“吸”成了湿纸巾,被子“吸”成了冷冻的“湿豆腐”,墙面此起彼伏地各种“大暴汗”。

沉浸在春天的滋润中,老妈拿出土茯苓、薏米、溪黄草等各种搭配煲起了祛湿汤、祛湿凉茶。

这里一年四季都在祛湿,各种祛湿大法层出不穷。

而拥有回南天最多的春天,自然就成为了养生祛湿最重要的战场。

食疗这方面我不专业,就不多谈了。

按老一辈的俗语,春天的这波湿,要过了“五月水”,也就是农历五月才会真正消停。

跟它的名字一样,“五月水”除了有下雨多的意思,重头戏还是回南天。

因此,在四季不分明的这里,我感受到的春天,就是一个字:湿。

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住的青砖屋,就算回南天也没有如今到处冒水的现象。

青砖,既吸水,又隔音,冬暖夏凉,如今的楼房是好看了,便利了,却少了这份简单的舒服。

跳脱的思路不禁浮现出,青砖房、青砖地,春风习习,春雨绵绵。

打湿后颜色变深的青砖巷子,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背影,往巷子深处缓缓远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