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别人希望的谁谁谁,却独自扛起自己的精神病
End-of-life,EOL,原本是指被迭代的工业品,这是再寻常不过了。就像刚发生的,Product Stripe是爱豆,Product Family为邻家女孩,Product Name为雪莉也EOL了。这条产线不会停,因为还有很多还有很多“雪莉” ,有的已上市,有的还在成品库,有的还在流水线上。天生随性也好,童心泯灭也罢,都会被扬弃而训练成产品,于是就有了人设与技能,去成为娱乐工业体系的一件好的产品,况且这个行业“没有童工禁忌”。
努力做别人希望的谁谁谁,却独自扛起自己的精神病无处遁形的哀思,寄存着无关痛痒的伤痛。墨迹未干的悼文,催促着亟待出库的成品。
努力做着别人眼中的谁谁谁,却被迫扛起自己的精神病。人作为生产资料的使用归宿,这是社会快车日夜兼程的动力;而快车上的人也分明感受到了这强大惯性,强大到过弯的时候,车上的好些人都来不及抓到本就不够抓的扶柱。
是否有这样抓手,足够多,拽着它,有一份安定感,可以稀释溶解于好几亿人心底的抑郁感。我想,“心流",可能是一个可以异化的抓手。
心流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米哈里 1934 年生于东欧,经历了二战、冷战、信息科学技术大爆发,他发现人类并没有因为这些重大变革事件而变得更幸福。于是他开始思考关于幸福的命题,他采访了数百位艺术家、企业家、运动员、医生,都是各自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关于幸福他们都描述出一种奇妙的心理状态——心流,又称福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最初,米哈里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如果人设、定位、工作本身就可以产生心流,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正在社会快车的驾驶室,驾驶乐趣本身就是心流的源泉。反之,则恐怕需要在原来的角色扮演和产品功能之外,探寻长期心流的源头。不知道雪莉如果当时能找到纯粹的心流,是否会有稍稍不同的结果。
按照伯恩斯的说法,抑郁症来源于无价值感和低自尊为核心感受的思维歪曲。其作用方式,在我看来,恐怕可以概括为一种无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在内疚感和低自尊的驱使下,会放大消极事件的影响,同时失去改变的动力,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同时被冲得遍体鳞伤的低自尊会触发最后的自尊保护系统,该系统会促使个体设立一个“更遥不可及的高目标“以获得”仿佛可以达到的结果幻觉“,来浪涌出瞬间聊以自慰的“用以即时满足的多巴胺”。但说到具体执行,高远的目标实际更遥不可及。无法达到预期的挫败感被思维歪曲放大无价值感,从而得出无价值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的隐喻假设。
雪莉退团后高能直播,似乎是报复性修正,修正出道以来扮演邻家女孩的设定。打从一开始,这种无价值感和不认同感就松动了雪莉快车上的扶手。契约压力裹挟着快车和车上的人,不舍昼夜,扶柱也晃得更厉害了。
终于她选择退团跳车,和大自己一轮多的男人恋爱。一个面容姣好的女生恋上大叔的刺激,填补了好似父爱的幸福,产生了近乎心流般的充实感与专注力。这个恋爱心流不再是一个抓手这么简单,甚至本可以包裹住跳车的她,以免摔得遍体鳞伤。但在下一秒,貌似心流的东西开始变得难以承受其重——雪莉晒出了大尺度的两人亲密的照片,引来了舆论风语。可能雪莉要的不是泯于众人的恋爱心流,而是希望勇敢做自己的她同样可以被公众认同,于是再一次的网络暴力就像长在地上的倒刺,把雪莉扎得血肉模糊。我在想,如果,如果那个时候雪莉不再接经济公司新的工作,如果以毕生之财抽离公众,如果沉浸在恋爱心流而不过分公开,甚至在没有被倒刺扎伤前放弃最后的公众尊严和自尊防线……如果那个时候有纯粹的心流可以帮助减缓深渊下坠的冲力,也许后果会不一样。
努力做着别人眼中的谁谁谁,也试着探寻自己的一股心流,否则精神病也可能是自己的。
努力做别人希望的谁谁谁,却独自扛起自己的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