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生格局的修炼意识流文学

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 ——读《我们仨》

2018-11-08  本文已影响46人  露水菇凉

      《我们仨》语言平和从容,却有一种能抵挡生活中所有平淡和苦难的力量,让我们发现在平实的生活中藏有巨大的美的可能,这种力量大抵不过一个字——爱。

        钱钟书和杨绛是闻名的模范夫妻,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前的相遇是一切故事的开端,这一眼,让两人再也没有分开。这份令人欣羡的爱情背后是两人的相互包容爱护、不断磨合。

        “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相互尊重是一份持久、成熟感情的基础。在钱钟书纠结于听从家人的主张还是自己的意愿选择工作时,杨绛并不过多干涉,只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迫他反抗父母”。杨绛对钱钟书个体、家人的尊重是多少伴侣无法做到的,在爱中我们最易犯的错就是太自私、将伴侣视为我们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人。

      平淡、规律是生活的常态,但两人若能在生活中一起寻找乐子,那么细小的生活细节反而成为了情感的催化剂。钱钟书和杨绛婚后一起在英国留学,如何省钱、如何搬家、如何学习、女儿如何降生等等生活化的问题都出现在书中,没有浮华奢侈,只有真真实实地过日子。两人用简陋的厨具和缺少的食材慢慢摸索如何做出合口味的和中国菜,酱油又苦又咸,用剪刀剪肉丝,雪利酒代替黄酒,用火柴生火……“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生活平淡而琐碎、条件略微艰苦,却因为两人能在平淡中享受摸索煮饭的乐趣、学习生活技能而感到满足,“那段时候我们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能抵抗生活和现实的爱必须要落实到柴米油盐中,如何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保持生活的喜悦和爱情的情趣,杨绛和钱钟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

        女儿钱媛的降生带给了这个家新的惊喜。

        钱钟书和杨绛从不把钱媛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相反,他俩看待钱媛没有一点大人看待孩子的“居高临下”之感,两人将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对待,她不仅被亲人爱着,同时也学着如何爱人。钱媛从很小就会照顾人,“钟书住进城去,不嘱咐我照管阿媛,却嘱咐阿媛好好照顾妈妈,阿媛很负责地答应了……说也可笑,阿媛那么个小不点儿,我有她陪着,就像钟书陪着我一样,走过小桥,一点儿也不害怕。”一次爷爷在床上睡着,醒来看见小钱媛在他脚头,为他掖被角,盖上脚,然后安安静静地看起了书,小钱媛的懂事和聪颖得到爷爷的喜爱。作为一个独身子女,钱媛没有被过度呵护,她自觉地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阿媛每周末回家,从不肯把脏衣服和被单子带回家让阿姨洗,她自己学着洗。”

        如今的社会太急功近利,连孩子也要被鼓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为人父母的人成了孩子的潜在起跑线,父母成了孩子能否成材的关键,但是很多人却忽视了孩子自身潜能的发掘,比如自信。钱媛身体不好辍学在家,杨绛亲自担当她的家庭教师,“代数越做越繁,我想偷懒,我对阿媛说:‘妈妈跟不上了,你自己做下去,能吗?’她很听话,就无师自通,过一天我问她能自己学吗,她说能。过几天我不放心,叫她如有困难趁早说,否则我真会跟不上。她很有把握地说,她自己会。”后来钱媛的代数考了满分。杨绛对孩子的教育启示我们反思现在的父母总觉得孩子不够聪明,不够优秀,对孩子的信任不够,导致孩子被管束太多,自由成长的时间越来越少。

      “从此以后,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钱钟书、杨绛和钱媛用一生的相依相伴为“爱”做了最好的注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