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妈的“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
一、
隔壁老王永远地离开了,停尸三天,老伴、一双儿女外加孙女在家守灵。
老王两口子平日里人缘好,来吊唁的亲朋好友数不清,连一些邻居家或近或远的亲戚闻讯都纷纷表示哀思,唯独不见姑爷家来人。
姑爷父母双全,按本地习俗,亲家去世公婆不到场,姑爷另有一亲姐,却是无论如何该来的。奈何大姑姐听到消息后拿起手机一看日子:“哎呀,我那天正好来例假,去不了了。”
大姑姐不来就不来,王大娘也不是爱挑理的人,可转了一圈,咋不见老王的外孙女?原来婆婆下了死命令,说孩子快期中考试了,不能落下功课,就不去了。打电话时老王也在上学的孙女在一旁嘀咕“她不是刚期中考试完么,怎么又考试?”被她爹踢了一脚。
晚饭时老妈跟我和老爸念叨这件事,我心里气愤,但对于现在这种状况也并不感到惊讶。
王大娘爱聊天,这些年也提到过一些王姐的事儿,但支离破碎的,我也没有去琢磨过,总觉得家家都或多或少有些摩擦。
真正直观的,就是前些天老王因肺癌扩散不能下床后的一件事,从那之后,我才一点一点把之前发生的事情拼凑起来。
王姐家离老王家贼远,单程坐公交就得两个多小时,还不算从公交站走到家的时间。所以老王落炕后,也只是一两周来一次的样子。
那天我妈去找王大娘聊天,我看快熟饭了,过去也玩一会儿,顺便喊我妈吃饭,正赶上王姐也在,听到王姐在和王大娘说:“我昨晚上说今天过来,他还问我'你怎么老往你妈那跑?'”
我一推门没听清前因后果,随口问:“啊?嘛意思?”
王姐不耐烦地瞥了我一眼(好吧她看着我长大的,跟亲姐姐一样,平时总用对待小屁孩的态度和我说话),很鄙视地说:“你怎么缺心眼啊?你姐夫嫌我老过来呗!”
我“哦哦哦哦”了几声,也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只好赶紧喊着我妈回家吃饭了。
饭桌上想起来一个以前看过的笑话:“一个男人得意洋洋地在网上发帖炫耀:我老婆,可自己在家睡,可自己去逛街,可自己去旅游,可自己做饭,怀孕自己去做体验,自己带小孩,你们敢在她面前自称女汉子?有网友冷冷地回复:在我们村一般管这种女的叫寡妇。”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见过大世面,我总觉得老王癌症扩散了,而且已经落在床上了,简直就是数着手指头过日子了,对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来说,都该是一件天大的事。闺女来看爹,到什么地方说出来都理直气壮,怎么到了他家姑爷眼里就出毛病了呢?
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几年前,王姐夫妻俩吵架时,姑爷就当面说过一句名言“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
那时候听到只觉得震惊愤怒,下意识想骂一句“去你妈的妈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去和小伙伴吐槽,得到的回应一水的“不离等什么?”“让他跟他妈过去吧!”“为什么还不跟他离婚?”
可我把这些想法说给老妈时,老妈只回了一句:“话是这么说,可也不能因为一句话离婚啊。”
“这种日子过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妈连头都没抬:“离了和你过?”
冷静下来发现确实如此,火冒三丈叫嚣离婚的,都是“别人”,当时人却大多不会因此有什么真的行动,也许这就是婚姻的无奈。
二、
有一道历来被女人用来考验男人的题目“你妈和我同时掉水里了,你先救谁?”
妈和媳妇掉水里你先救谁?不管男人当着女人的面如何回答,我相信内心里怀着“妈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想法的,绝不在少数,其实何止是男人,女人面对这个问题时,心里想着“爸爸就一个,老公有的是”的恐怕也大有人在。
我在这里无意去批判讽刺,毕竟这种人人自私的时代,拥有这种想法本就已经是一种常态,况且不管自私不自私,妈妈确实还真是就只有一个,这题的确让人左右为难,选什么都免不了召来一阵乱骂。
我只想来说道说道为何会有“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这样的想法。
能因为什么呀,因为不重视你呗!
作为亲友方,为了公正,我不妨先从王姐这方面说说原因。
王姐为人大大咧咧,很多事情上都不拘小节,有时会有些自作聪明。之前不知道在聊什么,王大姐很是骄傲地说:“他(姑爷)都不知道我一个月赚多少钱!”王大娘瞥了她一眼,说:“我不问你一个月赚多少钱,我就问你你把钱存起来了么?”王大姐立刻眉飞色舞:“我都给他花啦!”
好吧,当时在场的我们,包括王大娘在内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你瞒着他赚了多少钱,你自己存下了没有?既然都给他花了,为什么不告诉他,好让他心里有数呢?到最后钱都给人家花了,在人家眼里你还有不少私房钱呢!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才能用这么骄傲的语气把话说出来啊!
以前听老人说,实在和傻挨着。这不是说让人在婚姻里处处算计,而是说你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这种情形很像之前的一段鸡汤:
加菲和欧迪无意中走失了,被卖到了宠物店,加菲很痛苦,担心主人乔恩会思念它成伤,但在一个清晨,乔恩走进了宠物店,老板上前询问需要买宠物吗,他看见了加菲,意外之喜,立刻把加菲再次买回去,一家团圆,皆大欢喜。 故事的最后,那只世界闻名的肥猫在日落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永远不会去问乔恩,那天他为什么会走进宠物店。”
在读者会心一笑后不久,又出现了另一个以此为话题的鸡汤:因为加菲没有问,所以他永远都不知道乔恩为了找它和欧迪,跑遍了这个城市的宠物店。
生活中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足够明白看清了一切,那么在适当时候闭嘴,是给彼此一个缓冲。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完全明白一切呢?所以恐怕更多时候,还是要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而王姐就刚好把两点都避开了:不该说的说了,该说的没说。
什么话不该说?
姑爷嫌她老往娘家跑,这一类的话,不该说。
这句话说出来的作用是什么?向你妈表示姑爷的不满?以我对王姐的了解不是,大概是想表示自己在姑爷反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来,潜台词恐怕是:你快表扬我。但你不要忘记,你爸快死了,你妈已经很难受了,你这样说除了火上浇油有什么区别?
抛开这样特殊的背景,你们夫妻俩在家议论老人的话也不该让老人知道。都说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如果你们婚后独立住,说是三个家庭的事情也不为过。
你和他结婚了,你们从此不分彼此,可你爸妈没有和他不分彼此,夫妻间的气话可能转眼你就忘了,可一个应该被视亲人的“外人”说出伤人的话,就不那么容易被忘却。你毫无过滤地把对方的话传达给你爸妈,好的还好,坏的不是在挑拨关系么?
什么话该说?
外孙女不在姥爷的葬礼上露面,这天大的事情面前,为什么不说话?对方有意见简直有八百句话等着他们好么?
王姐的公公腿摔折了,王大娘一听说,赶紧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去探望,哪知王大娘前脚走,后脚就听婆婆阴阳怪气地说:“瞧你妈买的这东西,就没一个我爱吃的。”
我不明白王姐是怎么想的,才能把这句话收下了。你是长辈不假,可我妈和你可是同辈,我妈好心来探望,不求你感激涕零,一句谢谢总该有吧?可前脚走你还大放厥词了。
要是我,一定立刻接一句:“不好意思,我妈也不知道您爱吃什么,您不爱吃一会儿我都拿走吧。(微笑)”
人有一个很可怕的劣根性,就是得寸进尺。
第一次他冒犯你,你没吭声,就会有第二次,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
正是因为王姐从始至终都是“包子”,所以婆婆、大姑姐甚至姑爷都不重视她,说话做事越来越过分。
因为“不吃话”,我一直很崇拜一个女同学。
女同学相亲,与男方约在麦当劳,刚一见面,男方就说:“我妈去买吃的了,今天这顿咱得AA。”
女同学一愣,AA很正常,怎么相亲还带着妈呢?
过了一会儿,男方妈回来了,只买了她和她儿子的吃的,然后开门见山:“我们家住塘沽,塘沽的房子现在也挺贵的,你们家有钱能在塘沽买得起房吗?”
女同学赶紧赔笑:“阿姨您放心,我们家不但在塘沽买的起房,我们家还买的起火箭,把你们娘俩都送到天上去。”说完扬长而去。
得知此事时,我们简直是拍案叫绝。虽然我们都自认面对那种情况,说不出这话,但生活中就是这样,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冒犯,一味忍下去,不会得病么?
你只有告诉对方你并不好欺负,对方才明白说话要有分寸,如果你自己都不重视自己,一味的忍气吞声,无异于自轻自贱,那么谁还会去重视你?
三、
说过了王姐自身的问题,再来说姑爷方面。
我不去看什么“在家二十几年掌上明珠,抛开一切跟你走了”这样明显站在女性立场上的帖子,我也不去说,就中国的国情看,男人几乎就是家庭重心这样的思想。我只说一男一女组成一个家,那么他们对家庭的某些责任与义务,就是对等的。
这样的责任包括什么?
在这件事中,我认为首先是,尊重并理解彼此;其次是,尊重并孝顺彼此的父母。
姑爷做到尊重并理解彼此了吗?
明显是没有,不然也不会说出“妈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这样的话。
诚然在事件中有王姐情商不够的自我原因,但作为婚姻的另一方,你既然已经选择了与其共度一生,就该理解并宽容对方的一些缺点。丈夫是连接妻子与男方家庭的纽带,于你自身都深刻地不重视妻子,你的家庭会重视她么?
当你的母亲得知你“妈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思想时,她难道不会产生一点点“反正我儿子更重视我,我怎么对你,你都得忍着”的想法吗?
也许一些尤为明事理的婆婆不会因为自视更高,但姑爷家这位显然不是,不然也不会有什么“我奶奶说你们家脏不让我来”“孩子快期中考试了,不能落下功课,就不去参加她姥爷的葬礼了”这种话了。
姑爷做到尊重并孝顺彼此的父母了吗?
显然也没有,不然更不会说出“你怎么老往你妈那跑”的话。
身为姑爷,你岳父现在瘫在床上,你难道不该来帮帮忙吗?就算不帮忙,来探望关心一下总是好的吧?非但没有,还去指责本就跑得不是特别勤的妻子。
你爹腿折了,岳母都买了东西去探望,你岳父癌症扩散时,你们家人又在哪里?你又在哪里?在妻子最无助的时候不知道帮助,只知道指责,你的行为和开始炫耀的那个渣男有什么区别?
由此可见,起码在这一段婚姻中,最基础的责任,姑爷都没能做到。
四、
找一个对的人托付一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
民政局的结婚誓词说:“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今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青春还是年老,我们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成为终生的伴侣!我们要坚守今天的誓言,我们一定能够坚守今天的誓言。”
人们相识、相处、相知、相爱,最终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忐忑步入婚姻的殿堂,为的无非是从此人生中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那么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既然选择了共度一生,就都有尊重理解彼此,尊重并孝顺彼此父母,互相扶持,维系婚姻美满的义务。
夫妻两人不只是自己家庭的成员,更是拉近三个家庭的枢纽,枢纽都坏了,整体理所当然运行不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会有不重视对方或说出伤人的话的行为,一定是在长期的时间里有着没有解开的什么结。
这时候理智的夫妻不该是去指责对方,而是先反思自己,再反思对方,平心静气地寻找平衡的点。而不是口不择言地说出伤人的话,做出伤人的事,毕竟不是每一个伤口都能完全不留下疤痕的。
不要等到婚姻需要靠忍受才能维持,再去反思以前的种种。
而就男人而言,尊重孝顺自己的母亲天经地义,但你娶了女人进门那一刻,就有了重视她、保护她,调和婆媳关系的责任,妈固然只有一个,但你同样有着对妻子从一而终的责任。
我不批判“妈”只有一个,我鄙视的是一个本该平衡家庭的男人,从自身就把“妈”和“媳妇”放在对立的位置上,进而再对两者进行选择,这本身就是你做丈夫的失职!
为人妻子可能会忍气吞声,但我就是个路人甲,看不惯你,我就得说:去你妈的“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
最后,用师弟的回答作为结尾。
去你妈的“妈就一个,媳妇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