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日天分舵RIA训练营

说得清楚,别人才能帮你@隐士30拆之3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隐士_1b52

本片段来自《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怎样表达请求和期待最有效?

首先,清楚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要做什么。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对方就很难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其次,要避免说请求对方不做什么,因为这样也容易引起困惑,达不到你的目的。

最后,我们需要请求接受方作出反馈,这样能判断对方接收的情况。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近期,在和个别设计的沟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需求较为笼统,导致做出来的设计稿背离策划初衷,产生多次返稿。总结原因,为需求表述不清楚,且多次提到不要做什么(如不要卡哇伊的风格),引起设计困惑;沟通以表述完需求结束,未与设计沟通再次明确,核实其对需求的理解。

【A2】以后我怎么用

1、详细阐述创意点及其延展,尽可能营造使用场景,让设计与策划在同一思考维度。如,提出需求名称——活动海报,需求数量——3张,使用场景——天猫/户外广告,海报风格——天猫要求接地气,生活化,可以与吃饭、读书等生活场景结合;户外海报要求大气,与商务谈判等场景有关。

2、提醒自己,不要说“不要做什么”。如,之前会说不要可爱风格的设计稿,那么这就会造成设计认为,只要不可爱就可以,高冷的、温馨的、大气的等等都为可行方案。确实,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数学题,说“不要什么”并不能给对方一个明确的感受。

3、表述完整后核实对方的理解。之前都会说“我说清楚了吧”,对方肯定回答后即表示完毕此后,要问对方对方案的理解,以“你觉得如何?”“你有别的想法吗”等开放性问题,引导对方说出想法,与策划思路相符,则说明沟通顺畅;与策划思路不相符,则说明度对方还未理解需求,可进一步沟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