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离别即成长

2021-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人中每文

题记:自古人生多别离。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投注了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京生活的童年记忆。全书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短篇组成。分别讲述了内容各异的五个故事。而五个故事的时间节点连接起来刚好贯穿作者的整个童年时期,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正是这些故事见证了作者的成长。

有人把这些故事的共性归纳为都以“离别”收尾。既有“生离”,如《兰姨娘》中兰姨娘与德先叔离开北京城,《我们看海去》中“贼”被警察抓走;也有“死别”如《驴打滚儿》中宋妈与自己一对儿女的失联,《惠安馆》中秀贞带着妞儿寻夫却命丧铁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中爸爸因病去世。

确实,“离别”一词,也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叙述,悠悠的怀念。

纵观这些故事,在我们看似不尽人理,应该对谁进行指责痛斥才觉得解恨的情节里,作者却丝毫没有表达出自己任何的愤怒或讨伐。或许她的本意并不在此,她只是在客观的回忆,讲述,记录。

有她思想出场的部分都是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对生命的哀叹与怜悯,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而以上,都是在她与那些故事中的主角的一一交往中生发、形成的。可以说,没有与他们的或相识或相交或相别,就不可能有作者思想上的变化与成熟。

所谓“离别”,其实也可理解为“成长”的代名词。初到北京胡同时,英子还是一个懵懂的小女孩,不曾入学,天真烂漫,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感到新鲜。而从认识到最后告别秀贞母女之后,她已经懂得了如何倾听、援助他人,甚至会撒善意的谎言。经过与“贼”的偶遇与交谈,她更是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与价值判断。

但在行文中,作者并没有明确表示出人的“成长”,即意识、感受、觉知到了什么什么之类。书中出现的只是明确的表示(时间)身体“成长”的句段。如“英子进入了一年级”。以及其他故事里也出现了的“二年级”至“六年级”。尤其是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格外明显。从不谙世事的小孩到告别童年的懂事人,作者经历了太多的离别。

而人,恰都是在离别中成长起来的。婴儿断奶离开母亲的怀抱。少年求学离开自己的家人。青年求仕离开熟悉的故土。事业变迁离开稳定的单位……不一而论。世间之事,莫非如此。

同样是回忆童年,属于自传体小说的还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相较之下,《城南旧事》更多的侧重描述,给人一种听故事的感觉。听的过程中,读者的喜怒哀乐都有了。心情也随着人物命运而跌宕起伏。《呼兰河传》则像是作者一个人在静静地自说自话,话说完了,情感也倾诉尽了,其爱憎也让人一目了然了。两本书的另一个相同之处还在于,它们带给读者的忧伤体验远远大于快乐,甚至没有快乐可严。

而再与另一本小说叶广芩《耗子大爷起晚了》相比,同样是写北京胡同里的童年往事,后者则明显呈现出幽默诙谐的画风。谁又能说成长不可以是快乐的呢?只能说时代造就人的命运。不同时代的童年,自然有不同时代的特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