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施与受……
图文/喜悦

当“施者”与“受者”都带着觉知,那个能量流动的会很通畅的……
端午节前夕去门口蔬菜超市看看想买把艾叶。
艾叶2元一把,两把三元。刚好有一个认识的人,她是先生单位同事的爱人,也想买,那就买两把吧,给她一把我一把。
她非要把钱给我,我没有要,说送给她做礼物呀。
谁知道,她一直挂念着这个事情。今天早晨还是托我们院里的邻居把那1.5元捎给了我。好吧。
早些年学习种子法则的时候,了解到“施与受”,而且“施与受”是同等的效用,也就是说,施于者,和接受者有着同等的效用。
一直以来都会觉得那个“施者”是高的,而“受者”是低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也会想要成为那个“施者”,给予别人帮助的人,是,这是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它会觉得自己重要,自己高人一等。
后来,在内在探索的践行中验证了老师说的,施者和受者是平等的。因为没有受者,也就不存在施者。当施者准备把一些东西分享给他人的时候,他是希望有一个接受的人在那里的。
如果这个施者想要分享给别人东西,而对方拒绝接受这个东西的时候,那么“施者”这个角色的扮演就会受到挫折。
是的,这个发现,颠覆了自己固有的认知,受者和施者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如此才会有一个生命能量流动起来。而并非那个施者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布施,彰显自己的富有与高人一等。
所以,每次别人能够接受自己分享的东西,我都会很开心,虽然他们表达着感谢,但自己内心清楚,如果没有他们,我的这个行动是无法进行的。
同样,也改变了自己旧有的那种价值观,当别人分享给我东西的时候,我也会欢喜接受,有时候即便是这些东西不是自己需要的,也会开始学习欢喜接受,这样也可以分享给别人,让那个能量流动起来。
许多年前和一个师父一起吃饭,餐桌上她说到一个事情,当别人送你东西的时候,你要欢喜接受,如果你不接受,别人以后就不会再送你东西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了解她说这句话的意义,一直到学习践行种子法则,也还是没有太搞明白这个,观察了解到这些,已经是许多年之后的事情了。验证了那个师父所说的话真实不虚。
很多时候,自己是没有“接受”的能力的,内心总有一个观念在“无功不受禄”,接受了,就要想着还给别人。是的,这是一种思维方式。
很显然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敞开的,有时候会害怕别人给予的东西,觉得自己不配得,不值得,又会觉得自己还不起,这些思维框架着自己,让自己困于算计之中。
没有接受的能力,也自然无法有敞亮的布施,付出,给予的能力,因为它们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形式的显化。
是的,非常感谢这些年来的内在探索,让自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禁锢自己的思维观念,不断地打开自己,解散那固有的认知……
——#内在探索#喜悦回归自己#觉知与自我#当下的力量#全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