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时光共歌哲思简友广场

睢阳之战—安史之乱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2021-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未曾开言

大唐王朝辉煌的巅峰时刻,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场持续将近八年的战争,使得唐朝一蹶不振。

在安禄山叛乱前甚至突破潼关之前,唐玄宗和唐朝政府,都觉得很快就能扑灭这场意外之火。当时守卫潼关的是大唐帝国最著名的战将-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正在河北与叛军鏖战,不断收复失地,就要北征叛军根据地范阳时,潼关顶不住唐玄宗压力,出城被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形势急转之下,唐玄宗逃奔四川。太子李亨被流民滞留去到灵武受到朔方军的拥护,自立为帝,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战局

安禄山驱兵南下时,天下承平日久,不问兵戈,中原地区没有有效的防御力量,很多州县或弃城逃跑,或投降。也有一些州县长官据城死守,当时张巡占据雍丘抵抗叛军。

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张巡迫于情势,雍丘是一座小城,无法抵抗大军,于是撤出雍丘率众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到达睢阳后,睢阳太守许远收留了他,两方人马汇合在一起。许远深知自己才能不及张巡,让张巡统领军队,自己负责后方。张巡等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二十人,杀敌一万余人。这次胜利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

睢阳地处睢阳渠要冲,是江淮门户,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奇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午,接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趁敌人疲惫之时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这次大捷之后,朝廷加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

坚守睢阳

到了五月麦熟时节,叛军在城外收麦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士兵,擂鼓作出欲战的样子。叛军见状立刻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擂鼓,让军士作出休息的样子,叛军见状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时机命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奇大营,斩将拔旗。张巡打算杀掉敌方主将尹子奇,可惜不认识,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削了一根蒿杆射向敌营,表明城中箭已经用完了,对方士兵捡到蒿杆禀告主帅,张巡命南霁云张弓射去,射中尹子奇一只眼睛。敌军溃逃。

七月,叛军再次围城。之前许远在城中积蓄了六万石粮食,临淮节度使虢王李巨命许远分一半给濮阳、济阴二郡,没想到之后这两个郡投降了,此举使得睢阳城中粮食严重不足,士兵每日只能分到一勺米,饥了只好吃树皮和纸。守军也只剩千余人,瘦弱得拉不开弓,而且外无救兵。叛军了解情况后决定强攻睢阳,他们先用云梯爬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随即又从城上投火焚烧云梯。云梯没用,叛军又用钩车、木马攻城,靠近城墙时被城上投下的石块砸得七零八落。叛军见状停止攻城,围城挖壕,壕外再加筑栅栏,围困睢阳。城中守军很多因饥饿而死去,留存又大多伤残疲惫不堪。迫于无奈张巡杀死他的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依样杀了僮仆给士兵吃。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铠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来吃了,吃完主帅的家人,就开始吃城中的老弱妇孺,战前睢阳城中有四万多人,城破时只剩下了四百多人。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接替李巨任节度使,驻军临淮,许叔冀、尚衡驻军彭城,他们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张巡命南霁云到许叔冀处求援,许叔冀不同意,送给南霁云布匹数千匹。南霁云感到很愤怒在马上谩骂,要求拼死决斗,许叔冀不敢回答。

张巡与南霁云

张巡又派南霁云至临淮告急,率精锐骑兵三十人突围出城,叛军上万人阻挡,南霁云左右开弓,叛军都溃败下去。南霁云见到贺兰进明,贺兰进明说:“睢阳存亡之事已定,出兵又有什么用处呢?”南霁云说:“城也许尚未陷落,如已失守,我就以死向您谢罪。”贺兰进明担忧出兵后会被许叔冀袭击,又妒忌张巡的声名威望,本就没有出兵的意思。他又喜爱南霁云这位壮士,想留下他。大设酒宴招待,音乐声起,南霁云哭着说:“昨天冲出睢阳时,将士已整月吃不到粮食了。现在您不出兵,而设宴奏乐,从大义上讲我不忍心独自享受,虽然吃了,也咽不下去。现在主将交给我的任务没完成,我请求留下一个指头已示信用,回去向中丞报告吧。”说罢就拔佩刀砍断一根手指,满座都大惊,为之流泪。南霁云离开时抽箭回头射佛寺的宝塔,箭射进砖中,说:“我破灭叛贼回来,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就是我誓言的标志!”

南霁云到了真源,李贲送给他百匹马;在宁陵宿营时,得到城使廉坦的三千军队,乘夜突围入城。叛军发觉,加以阻挡,南霁云边战边进,士兵大多战死,到达睢阳的才一千人。正遇大雾,张巡听到战斗的声音,说:“这是南霁云他们的声音。”便打开城门,南霁云赶着从叛军手里抢夺的几百头牛入城,将士们都执手哭泣。

叛军知睢阳已无外援,围攻更急。众人议论向东转移,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果放弃,叛军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士兵大都饥饿虚脱做不了多远就会被叛军追上,必然到不了目的地,死守孤城才是最好的选择。

十月初九,叛军攻城,将士因伤病无法作战。张巡向西叩拜说:“孤城防卫之计已穷尽,不能保全了,臣活着不能报告陛下,死也一定变成鬼来杀贼。”

睢阳城陷后,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睢阳将士见到张巡后,起立哭泣,张巡说:“大家镇静,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众人都因悲伤而无法仰面正视他。尹子奇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张巡骂着说:“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乃是猪狗,怎能长久!”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有人说:“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而且他得军心,不可留。”尹子琦于是以刀胁迫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尹子琦又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未应声。张巡呼叫:“南八,男儿一死而已,不能向不义的人投降!”南霁云笑着说:“想有所作为啊,您是了解我的,怎么敢不死!”也不肯投降,张巡于是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南河北沦陷,唐朝只能依赖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叛军一路南下占据江淮,唐朝没了物资支援,就没了能力消灭叛军。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七千,前后四百余战,歼灭叛军十二万人。睢阳坚守十月之久,在此其间唐朝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储备反攻的力量,睢阳城破前一个月唐朝收复长安,睢阳陷落后不久唐军收复了洛阳,叛军势力再也无力南下。

死守之惨烈

而这场战争的惨烈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城中出现人吃人的惨象,这也使得后世对张巡的评价两个极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