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学院-30天专注橙长计划

#30天专注橙长#注会财管  day 17

2016-09-21  本文已影响38人  晏云crack

CH19   营运资本投资

第一节  营运资本投资策略

一、适中型投资策略

(一)流动资产的相关成本

1.短缺成本: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水平降低而增加的成本。

2.持有成本: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上升而增加的成本。持有成本主要是与流动资产相关的机会成本。

【提示】流动资产最优的投资规模,取决于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

(二)适中型投资策略下成本特点

使得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这种投资策略要求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大体相等,称为适中型投资策略。

(三)适中型投资策略下流动资产投资状况

就是按照预期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增长成本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最优投资规模,安排流动资产投资。

二、保守型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投资状况:表现为安排较高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成本特点: 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但短缺成本较小。

三、激进型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投资状况:表现为较低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成本特点: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但公司要承担较大的短缺成本。

第二节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交易性需要

含义:置存现金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

影响因素:流动资产投资影响因素

预防性需要

含义: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的支付。

影响因素:(1)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2)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3)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投机性需要

含义: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

影响因素:(1)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2)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

二、现金收支管理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

加速收款: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做到既利用应收账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从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一)成本分析模式

1、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正比例变动

2、管理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无明显的比例关系(固定成本)

3、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反向变动

决策原则:最佳现金持有量是使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将存货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1.假设前提:(补充)(1)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变现部分证券得以补足;(不允许短缺)(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3)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2.决策原则:找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最小的那一现金持有量

(年)机会成本=年平均现金持有额*有价证券利息率;  指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C/2*K

(年)交易成本=年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进付出的交易费用    =T/C*F

年平均现金占用额

最佳现金持有量C*是机会成本线与交易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

3.计算公式

最佳现金持有额C= 

最小相关总成本=

4.存货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缺点:(1)该模型假设现金需要量恒定;(2)该模型假定现金的流出量稳定不变,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其他净现金流入,需要现金靠变现证券满足未考虑现金安全库存。实际上这很少出现。

(三)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

1.基本原理:   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

2.计算公式(注意影响因素)

(1)现金返回线(R)的计算公式:

式中:b-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i-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δ-预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L-现金存量的下限。

(2)现金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H=3R-2L

(3)下限的确定:受到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量、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3.随机模式与存货模式的比较

(1)相同点:相关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2)不同点:①适用范围不一样:1)存货模式:未来的需要量恒定。2)随机模式建立在企业的未来现金需求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前提下,因此计算出来的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②现金安全储备考虑不一样;1)存货模式:不考虑;2)随机模式:L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功能:扩大销售规模和盈利;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费用

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

二、信用政策的制定

(一)信用政策的构成: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二)信用标准: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其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统来进行。

信用标准的五个方面

1、品质: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2、能力: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3、资本: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4、抵押: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5、条件: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三)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的决策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

1.决策方法

总额分析法:(1)计算各个方案的收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注意:固定成本如有变化应予以考虑;2)计算各个方案实施信用政策的成本: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第三,计算折扣成本(若提供现金折扣时)(3)计算各方案税前损益=收益-成本费用   决策原则:选择税前损益最大的方案为优。

差量分析法(1)计算收益的增加=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2)计算实施信用政策成本的增加: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第三,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若提供现金折扣时)(3)计算改变信用期的增加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可以改变。

2.关键指标确定   

(1)计算收益的增加【提示】信用期变动的分析,一方面要考虑对利润表的影响(包括收入、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要考虑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并且要将对资金占用的影响用“资本成本”转化为“应计利息”,以便进行统一的得失比较。

(2)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其中: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③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其中: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3)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4)改变信用期的税前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

(5)现金折扣政策:折扣成本=赊销额×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

三、应收账款的收账

1.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

2.收账政策的制定:企业对各种不同过期账款的催收方式,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它的收账政策。

    第四节   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目标

1.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2.出自价格的考虑

二、储备存货的成本    与储备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三、存货经济批量分析

(一)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1.经济订货量的概念:按照存货管理的目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也叫做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

2.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条件:(1)能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2)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3)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4)需求量稳定,并且能预测;(5)存货单价不变;(6)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7)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可以随时买到。

3.决策相关成本

(1)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Q/2×Kc

(2)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D/Q×K   ;   D-年需要量

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是变动储存成本线与变动订货成本线交叉点所对应的库存量。

4.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及其变形

(1)经济订货量(Q*)基本模型Q*=

(2)基本模型演变形式: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D/Q*

存货相关总成本TC(Q*)=

最佳定货周期(t*)=1/N* (年)=360/N*(天)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年平均库存×单位购置成本=Q*/2×U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

1.存在数量折扣——买价要变化

决策相关总成本:(1)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位购置成本  (2)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   (3)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

2.订货提前期:(1)再订货点的含义: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R=L×d=交货时间×每日需求量(2)经济订货量的确定:与基本模型一致。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3.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1)基本原理:

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d

每天库存增加量=p-d;送货天数=Q/p  ;最高库存量=(p-d)×(Q/p)=Q×(1-d/p)  ;                                       平均库存=Q/2×(1-d/p)

(2)相关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D/Q×K ;                                                            变动储存本=年平均库存 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Q/2×(1-d/p)×Kc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Q*=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公式为:TC(Q*)=            【扩展】最佳订货次数N*=D/Q*  ;                                                                                                     最佳订货周期=1/N*  ;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Q*/2×(1-d/p)×单价

4.考虑保险储备时                                                                                                                (1)保险储备的含义:按照某一订货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安全存量)。                                                                                                  (2)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    R=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L×d+B                      (3)保险储备确定的原则:使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及缺货成本之和最小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Ku 一次订货缺货量为S,年订货次数为N,保险储备量为B,单位存货成本为Kc    

【提示】(1)模型可适用于延迟交货或每日需求量变动的情况,关键是确定出交货期内需求量的概率分布;                                                                                                            (2)考虑保险储备时,存货的成本要多考虑两点:                                                           ①储存成本要多考虑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                                                                基本模型:储存成本=(Q/2)×KC+B×KC                                                            陆续模型:储存成本=(Q/2)×(1-d/p)×KC+B×KC                                           ②要考虑缺货成本:KU×S×N                                                                      即:总成本的确定多考虑TC(S,B)

本章总结

1.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的种类及特点;

2.三种确定现金持有量的模式的相关成本和确定方法;

3.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

4.经济订货量确定及存货保险储备量的决策。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