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2020-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傲雪

P1-9

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无为

    少之时

    对人生的态度

Day7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起初了解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读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之后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学习,又转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之后受好友感动在国民政府服务了几年,后厌弃,而出来成为一个著作家。

很光辉的轨迹~,这样的轨迹让我觉得林先生必是出自世家,有背景、有后台的书香门第。然而我错了,林先生不像我熟知的张爱玲,是清朝重臣的后代,也不像......(此处忽略,实在是学识太浅,举不出我想说的例子)。林先生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牧师,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然家庭氛围和睦,幼时,父亲会召集诵读古诗,而后每个人分配一份家庭劳作。林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这样的性子。还有一点,不可不说,林先生生于福建,这个有水有山的地方,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样的水土养育出林先生这样的人。

本来想引几段原文,可惜微信读书、掌阅上都没有电子版的。就此作罢,总之,我的意思是,自己不成功,自己没有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要归咎于家境、环境。因为你不是书香门第,所以你没长成你想要的样子;因为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你没有长成你想要的样子;这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原因。同样的环境,可以养出完全不同的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在你自己。常说一个人首先受父母性格基因的影响,而后受幼时成长环境的影响,难道就因为我们不是书香门第,幼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就能否定我们的一生吗?难道就是这些俗称不能改变的事实,而让我们接受命运的轨迹,长成我们不想要的样子吗?美国也做过一个研究,跟踪不同阶层几个孩子从幼时到成年老年的成长轨迹,很少有人能突破自己的阶层限制,基本上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中产阶级的儿子还是中产阶级,好像只有1、2个孩子,打破了这个限制往上层发展。原之为何?我们所接触的、所认知的,限制了我们的眼界、思想。然而,这真的能决定一切吗?不然。林语堂先生说“我生之初尚无为”,许多事情,也在我们的寻求,我们的改变。我们为之所想,而付出的努力。

一个人的心性是很重要的,而心性,可以童年时培养、青年时培养、中年时培养、老年时培养。没有一刀切,不是童年时没有培养出好的心性,而青年、中年时就不可以培养了,这完全看你自己想不想,并有没有这个觉悟。而心性如何培养,我觉得在专注、在认知。读好书可以培养心性,通过生活的点滴所思所感可以培养心性,专注的做一件事可以培养心性。比如说,旅游、听音乐,比如说:做饭(烘培),有那么几次,我下班后,花费几个小时做烘培,等着出炉的蛋糕、饼干。做了几个小时,身体得到了运动,而内心,也因为专注于我手中的步骤,而忘却了白天工作中的紧张与烦恼,做完之后我是轻松的,晚上睡个特别安稳的好觉。

现如今,生活节奏很快,也是很讲究效率的时代。而林老先生那时,美国是这样,中国并不是这样。在林老先生所述,‘中国这个民族显然是比较有哲理眼光,而比较没有效率的,如果不是这样,没有一个民族能经过四千年有效率的生活的高血压继续生存的。四千年有效率的生活是会毁灭任何民族的。现如今,我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受不到这种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感觉。或许,这就在我身边,而是我并不懂得,并不能完全理解林先生所说的状态,还不能融会贯通,所以无从察觉罢了。

总之,希望我们能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偶尔静一静,或去旅游,或去运动,或...只是静静地发呆,在沉浮的生活中,能够感受一丝清明。要是旅游,不要像朱光潜先生说的,脚步匆忙的路过卢佛尔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