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读课线下沙龙-创业初期如何走出迷惘
这次沙龙,我被创业者卡卡的成长经历深深震撼,他从一个包工头变成一个牛逼的创业者,拥有自己的产品和团队。
今天主要分享关于他的人和产品。
基于这样一种场景
参赛者A,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比赛。这比赛过程对他人生意义重大,可惜没有照片留作纪念。
摄影爱好者B,在这比赛中拍摄很多组很棒的照片,其中刚好有几张参赛者A的照片。对于摄影者B来说,这些陌生人照片没什么意义,挑选几张,其他估计都删除了。可参赛者A多么希望能拥有自己比赛的照片啊。
基于自身爱好和现实痛点,就产生了这个运动产品。
快速入口==查找照片==认领成绩。
从数据来看,这确实符合用户需求。
【送给创业者那些话】
1、创业者是一群有病的人,但也是不同凡响的人。
2、创业者初期是耐得住寂寞,睡得了马路,咽得下馒头,夜里还在思考产品模型。
3、创业者是能沉得住气,绝不是和老板赌气溜出来创业的。
4、融资阶段 出资方更看重你未来要把钱分配在哪些地方,而不是你之前团队和产品估值多少?
5、一定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OR产品,而不是只为赚钱
6、初期可以不用配置最牛逼的工程师和设计,只要能实现产品就ok
(你会耗费大量时间找大牛,大牛还不一定陪你玩)
7、不要拿父母养老金来创业。
【聚焦核心功能-解决刚需】
第一版迟迟未面世,期间特别容易被竞品打乱节奏(竞品已经上线)、被自己意淫干扰(什么都想要),迷失了方向。
这个时候,忌讳匆匆上线。一定要淡定,要回归初心,宁愿延期,也要把最优的产品推向市场。它应该是聚焦刚需,能解决目标用户核心痛点,让能让用户的等待是值得的,用户才会买单,长久使用。
【最小化可行产品验证需求】--可阅读精益创业
验证产品的需求是一个螺旋的过程。最常用的是推出最小化可行产品,让它来验证产品是否是用户和市场所需要的。
先找一些友好的测试用户群体,将只有核心功能的原型给他们试用,根据他们的反馈和需求进行分析,调整并完善产品;
继续寻找测试群体,继续反馈,继续完善产品。此时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要尽可能的简单、轻小。
小才能聚焦核心,同时给测试者减少压力。
当你发现了新的数据或者事实证明你的产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那么就必须调整产品来适应用户与市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你对用户反馈的处理越快,对市场的适应速度也越快。通过这些,你可以验证产品是否适应用户及市场的需求。
最小化可行产品的好处在于可以不断试错,当你发现产品走错路,你可以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确认团队在正确轨道上快马加鞭。
ps:本文根据小编在现场的笔记、独立思考,再结合相关创业视频、文章观点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