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救志明》观后感
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虽然是一个大学生,可是对于每次新推的电影兴致不是很高,尤其是爱情片(单身狗一个伤不起)。这次几位同学一起拉着看电影,在五一,三天假期里,也当作是另一种的放松,选择了《春娇救志明》这部电影。
不讨论电影的设计和一些专业知识方面(我也不懂),但就论我所看到的三点来进行我的思考。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只是我把自己看法用稚嫩的笔法写下来,告诉自己,也从中希望能寻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
第一点,很明显的一点,一个男人究竟要有何担当?一个人究竟要有何本领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电影中,春娇40岁,志明36岁,按中国一般的习俗来说,都已经为人父母。而在电影里,志明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但是他同时怀有真诚、童趣、会为人着想的一个大男孩。我想这就是春娇喜欢他的原因。当然,志明为了自己的一时兴趣,花大价钱买东西也是一个缺点。对我来说,一个三本学生,爸妈花大价钱供自己读书,不会自食其力,得过且过的心态也会让我自己很讨厌,也有几次的兼职,可是总也做不了长久,总会有种种借口理由去摆脱。在最后一年的象牙塔时光,我只能趁此机会去拼搏,无论是输是赢,总归是尝试过。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有多重身份,每一个身份后面都会有沉沉的责任和义务。做什么,选择做什么都会导致另一个时空的你的结果是什么。在我大学阶段,我是做的不够,在我将来的二十五岁,三十岁这一阶段,我又该怎么去补偿自己?
第二点,也是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童年阴影。我觉得心理学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学科,当然也是一个必然会产生的学科。有多少的行为都是心理作用的结果。真的不容小觑。春娇因为父亲的不负责任和幼时的恐怖体验,是造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中国式教育在国家上也是备受争议的,我不清楚现在的孩童教育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城市的教育。就我的感受来说,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的环境是什么重要的,是形成人生性格最直接的来源。怎么说呢,时代的背景和那时候的教育素养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社会在发展,每一代人总是站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我们在抱怨小时候怎么怎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多的想一想,将来自己该怎么教育,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该怎么改正。已经造成的已无力悔改,还不如多想想该怎么弥补。去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得不说,心理学真的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读一些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排解自己的心里苦闷,认识自己的不足。
第三点,让我及其不舒服的是春娇老爸带着未来女婿和儿子在消遣。作为一个女性,真的很反感这类人。自以为是寻找快乐,填补空虚,不过是生活里的失败者,只能靠动物最基本的情欲去麻醉自己。写下这一段文字不可避免的带有自己的情绪(恶心!!!)春娇的父亲估计也是六七十的年纪,一辈子在逃避,一辈子在玩乐,到最后自以为找到真爱就还要最后去潇洒一回,这是几个意思?确定这真的是找到了真爱?而不是一个借口?太阳地下也有阴影,更何况这么复杂的人类社会,这个情绪这颗心最容易变。很多人高举自由、爱情等的口号,做的事情却是道貌岸然。一个真正知道如何追寻的人不会放着家庭不管,不会伤害别人,尤其是家人的心。讲第三点,本意不是来痛骂一番loser,而是自己的思考:人的一生究竟该追求的是什么。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格林童话等等,他们都给自己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或热情,或高尚,或甜美。。。。。。那么现实中的我们呢?究竟是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还是理想,当你得到了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那么再往上的一个层次究竟是什么?我的蓝图里,只有模糊的未来,因为我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也无法把握每一次的机会。这个社会残酷,在磨灭人的同时也在恶魔着你。目前,我只能朝着我想做什么的情况下多做事,结果和未来都是不可知的,但也是有概率的。
那次做了一个简单的演讲,在班级同学面前。老师对我说,我希望你能成为第三种,而不是第二种。。。
《春娇救志明》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