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钟鼓楼日月更迭,四合院里众生相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朝1272年,距离刘心武《钟鼓楼》里的1982年12月12日正好710年。
钟鼓楼虽数次毁于大火,又几经修缮,巍峨耸立了710年,它所承载的历史厚重而悠远。暮鼓晨钟里,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渐次走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安居乐业,或颠沛流离,或浮沉挣扎。
钟鼓楼,和它周围的胡同、四合院构成了最具特色的老北京地貌,再加上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就组成了一幅历史人文景观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民俗文化特征。刘心武的《钟鼓楼》正是选取了历史长河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承上启下的一个时间点做本书的时间线,这个时间点就是1982年12月12日。
本书的章节是按时间点来命名的,全书讲了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五点,在这十二个时辰里发生的事。一天的时间能发生多少事?能足以写成一本书么?能,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厚度。
1982年12月12日,北京城,钟鼓楼下,某条胡同里,一个四合院里,薛大娘的小儿子要娶亲。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与娶亲有关的人和四合院里其余几家的人陆续登场。有帮厨的、京剧演员、局长、大学生、翻译、修鞋的、编辑、医生、工程师、司机、农村姑娘、情报站站长、售货员、小流氓等等。
《钟鼓楼》中四合院分布图在刘心武的塑造下,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性格,自私与无私,好与坏,招人烦与讨人喜,上进与不争,迷信与科学,落后与进步,相互交织,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人。这些人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的印记。什么时代呢?都是刚刚从文化大革命里走出来。
在历史的传承中,他们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在生命的传承中,他们带有隐性的父辈印记。而这些传承正流动在他们的血液里,让人与人区别开来,又彼此交汇。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怎样生活。
现在我们走进了钟鼓楼附近的这个四合院,我们实际上就是面对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对于这个院落中的这些不同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死歌哭,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差异、相激相荡,我们或许一时还不能洞察阐释、预测导引,然而在尽可能如实而细微的反映中,我们也许能有所领悟,并且至少可以为明天的北京人多多少少留下一点不拘一格的斑驳资料。
单从故事性来说,这本书可读性并不强,为什么呢?它讲的就是在这一天里,十二个时辰了所发生的事情,婚宴状况不断,遭遇失窃;厨子路喜纯为这个喜宴创造了美,虽然被揭露他的父母身份低贱;局长一家搬家有望;荀磊一贯平顺,翻译的新书却因为太年轻遭遇退稿;澹台智珠的京剧团队遭遇挖角;詹丽颖和爱人团聚有望却突闻爱人重病;农村姑娘千里寻亲却发现对方有了女朋友等等。制造了一些冲突,矛盾没有解决。在下午五点的时候,这一切戛然而止,本书走到了尾声,甚至于婚宴还没有完成。单就故事性来说,这就是个“烂尾”。
那为什么《钟鼓楼》还会获得矛盾文学奖呢?我想这是由它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决定的。就如同刘心武说的“几十年后的新一代北京居民们呢?如果我们不把今天人们如何生活的真实细节告知他们,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知道吗?”他要让后人知道这个时期的北京人尤其是普罗大众怎样生活,有什么风俗,有什么样的思想活动,他们的身上有怎样的传承,以此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文本资料,启迪我们思考,正是我们身后的历史给了我们生命的厚度。
我们都知道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描绘的是汴京清明当天的繁荣景象,精细的勾勒出北宋城市的经济情况,见证了汴京的繁荣。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张择端是用一幅画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汴京史料,而刘心武则用一本书给我们留下了老北京的历史资料。从史料价值上来说,《清明上河图》与《钟鼓楼》未必不可同日而语。
1982年,选取的这个时间点很重要,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使社会混乱不堪,危害极大,但是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父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我们很难想象这个时期人们怎么生活,怎么思考。即便真正遭遇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去思考这个遭遇,他们不具备思考的意愿和能力。到了今天,我们大约只能从书本上或者老人口中得知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但究竟怎么个灾难法我们是不知道的。
刘心武从八岁开始在北京生活,对北京是相当熟悉的,他自己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作者写一本书,书中的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钟鼓楼》中四合院里那些人也是有原型的,他们生活在刘心武的周围,被他熟悉。他们的遭遇,他们的生活场景,生活细节,他们身上的时代烙印,他们的风俗,他们的奋斗,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在12月12日这一天全被我们获知。
本书写于1983年,即便是作者刘心武身上也还是有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2017年的人们看来他的思想还是有局限性,比如他试图以哲理思想来分析那个时代人们尤其是最普通的人们的思想活动,得出售货员故意冷淡顾客的根本原因是文化水平低。
当然作者自己可能也认识到这种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只写了一天中的事情,至于故事中的人物,老人,中年人,青年,少年,儿童,每个人的结局,作者说“看来,这一切都具有某种不确定性。”那么,只能交给时间。
写到最后,借用书中的结尾吧:
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变,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